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漫谈暑病     
暑为“六淫”之一。叔和例云:“暑病者,热重极于溫也。”据比,則暑病、热病为一。伹暑病以夏令为主,热病則四时均可出現。現就暑病中的若干爭論問题及暑病証治,略加討論。动靜分陰陽說不妥洁古以动而得之为中热,靜而得之为中暑,謂中热是阳証,中暑是阴証。喻嘉言駁他說:“暍者,中暑之称,左傳蔭暍人于樾下,其  相似文献   
2.
漫谈暑病     
暑为“六淫”之一。叔和例云;“暑病者,热重极于溫也。’据此,則暑病、热病为一。伹暑病以夏令为主,热病則四时均可出現。现就暑病中的若干争論問题及暑病証治,略加討論。动靜分陰陽說不妥洁古以动而得之为中热,静而得之为中暑,謂中热是阳証,中暑是阴証。喻嘉言駁他说:“暍者,中暑之称,左傅蔭暍人于樾下,其名久矣。后世以动而得之为中热,靜而得之为中暑,然則道途中暍之人,可谓靜而得之耶?动靜二字,只可分外感、內伤。  相似文献   
3.
先后读了浙江中医杂志1957年5、8、9月号及广东中医1957年6月号、江西中医药今年3月号,关于伤寒论:“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己阴疼,与禹余粮丸”的讨论后,不但提高了我对此条经文的认识,而且启发了如下一点不成熟的体会:首先,我觉得万友生同志的看法是正确的。理由是:①万同志是从整个经  相似文献   
4.
呃逆     
呃逆是喉间呃呃连声的症候,又为哕俗称。如景岳说:“哕者,呃逆也”。本症主要关乎胃,但肺气不降及肾气不纳也能影响胃气上逆,前者如灵枢谓“肺主为哕”,后者如景岳说“脾肾元气大有亏竭而然”,盖肺主气,肾为生气之源。然气因何而逆?综合古人对本症的认识,约有下列几点:(1)因寒:如灵枢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而为哕”。  相似文献   
5.
矽肺这个职業病,西医一向認为难以治癒,因此,矽肺患者的心情非常沉重不安;同时許多工人对矽尘作業视为畏途,这对生产是非常不利的。为了發揮中医药的作用,各地如北京中医实驗院、湖南新化县中医院、江西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腸痈”殆属现代医学中的“阑尾炎”。目前西医治疗阑尾炎,多采用手术切除。然而祖国医学中的大黄牡丹皮湯治疗腸痈却有惊人的疗效。因此,我们将临床运用本方治疗38例腸痈经过,初步报告于后,以供参考。二、文献(?)(?)大黄牡丹皮湯,是汉代张仲景治疗腸痈膿未成的主方。此方以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等五味组成。其目的在于速下壅结腸内将取之污血和秽物。如金匮要略上说:“腸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腸痈”殆属現代医学中的“闌尾炎”。目前西医治疗闌尾炎,多采用手术切除。然而祖国医学中的大黃牡丹皮湯治疗腸痈却有惊人的疗效。因此,我們将临床运用本方治疗38例腸痈經过,初步报告于后,以供参考。二、文献回顧大黄牡丹皮湯,是汉代張仲景治疗腸痈膿未成的主方。此方以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等五味組成。其目的在于速下壅結腸內將敗之污血和秽物。如金匱要略上說:“腸痈之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肿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说:"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个古方,历来注伤寒论的,到目前为止,约有三说:一说不去桂,如成无己云:"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因此丹波元简说:"成注不及去桂之义,但云桂枝汤以解外,则成注所本,无去桂二字乎?若不去桂,而用此方于此证,或有效验.王肯堂以降,多谓是水饮所致,然无的据,金签则依桂枝去芍药之例,谓去芍药之误,其说亦难从."一说是去桂,如喻嘉言说:"去桂枝者,以误不可复用也.然桂枝虽不可用,其主下诸属,皆所必需,倘并不用芍药以收阴,甘草姜枣以益虚而和脾胃,其何以定误汗误下之变耶?"一说去桂是去芍药之误,如金签云:"去桂当是去芍药.此方去桂,将何以治仍头项强痛,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的书名,始见于西汉刘向所编的《七略》中,在此以前未尝见有《黄帝内经》的名称,所以《黄帝内经》可认为是西汉的作品。西汉成帝时国家进行历史上第一次校书工作,待医李柱国是校正方技(医药卫生)一类的书,刘向作《七略》志其事佚,惜《七略》已,而此事难知其详了。东汉班固作《汉书,艺文志》,是根据《七略》删其要而成,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书目。其中将医药卫生分医经、经方、神仙房中等四类。前二类是医药卫生的主要书籍。医经分黄帝、扁鹊、白氏三家。黄帝这一家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等书目。后世医家谈《内经》的,多是黄帝这一家。  相似文献   
10.
“八纲”已成为祖国医学辨证的纲领,其中阴阳二字,除统辖表里寒热虚实以外,还代表着气血。寒热二字,除代表六气中之寒热二气以外,还统辖着风湿、燥之偏于寒与偏于热者,正因为它的概括性太广泛,所以在临床铿别中颇多疑似之处,每当紧要关头,万一误错认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综合前人的经验,参以个人的体会,简释于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