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玻璃体出血     
自发玻璃体出血发病率约为7/10万。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视网膜破孔(30%)、视网膜静脉阻塞后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11%)、不伴视网膜破孔的玻璃体后脱离(8%)是该病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出血可以由于正常视网膜血管损伤的病理机制引起,出血来自病变的视网膜血管或不正常的新生血管,或其它部位的出血通过视网膜蔓延造成。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探讨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89名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资料进行了总结。结论患者的血糖和血胆固醇影响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因此糖尿病患者不仅应控制血糖还应控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国,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专业英语在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的授课内容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如何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后角膜的光电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映湘  张风  李彬  李志辉  严伟  熊颖  周辉 《眼科研究》2005,23(2):162-165
目的观察应用国产光敏剂行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角膜新生血管后角膜的组织学改变。方法碱烧伤有色兔角膜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血啉单醚5mg/kg自耳缘静脉注射,不同的能量密度61.2-52.8J/cm2的氲绿激光照射角膜新生血管根部,不注射血啉单醚并单纯行同等能量密度的激光照射组作为对照组,PDT治疗后3h、1周、1个月行角膜光电镜检查。结果PDT后3h可见角膜急性炎症反应,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少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虹膜组织无损伤。PDT后1周角膜炎症反应大部分消失,可见新生血管腔内有无定形物质填塞和许多影子血管。透射电镜显示:PDT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内线粒体显示出空泡样变,细胞形态不完整。结论血啉单醚作为光敏剂,应用氩绿激光对角膜新生血管行PDT治疗,导致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能有效封闭角膜新生血管,对周围组织无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5.
全身恶性肿瘤若转移至眼部常属晚期。因此,对于首诊于眼科的脉络膜转移癌患者给予正确诊断,并及时转其他相关科室查找原发癌是眼科医师的重要职责。双眼脉络膜转移癌较为少见,现将1例首诊于眼科,最初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的双眼脉络膜转移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玻璃体手术并发症影响的观察黄映湘黎晓新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并发症为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反应和并发症的影响,以便能明确和掌握手术前后血糖水平控制的状况和标准,回顾分析了1991~19...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HRT)监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RTⅡ对经裂隙灯显微镜加三面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DME、糖尿病无黄斑水肿(NDME)患者和无糖尿病正常对照者共77例120只眼进行黄斑中心凹水肿指数(e值)测定。其中,DME组23例40只眼,男性13例23只眼,女性10例17只眼,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5.17±8.26)岁;NDME组32例40只眼,男性18例22只眼,女性14例18只眼,年龄44~68岁,平均年龄(55.17±6.5)岁;正常对照组22例40只眼,男性10例19只眼,女性12例21只眼,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3.32±6.04)岁。3组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根据FFA检查黄斑区可疑渗漏或渗漏面积〈25%、渗漏面积在25%~66%、渗漏面积〉66%将DME分为3级。40只DME眼中FFA1、2、3级分别为9、10、21只眼。观察分析DME患眼e值与FFA渗漏面积和视力的关系以及受检组之间不同黄斑直径与e值的相互关系。结果:黄斑直径为1、2、3mm的e值行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正常对照组与NDME组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NDME组分别与DME组比较,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DME组视力的对数与e值存在相关性(P〈0.05)。DME组FFA1、2、3级之间的e值行方差分析,两两比较,三者之间总体有差异。FFA1级与3级、2级与3级黄斑渗漏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与2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黄斑区测定的直径大小无关。结论:HRTⅡ黄斑模块中的e值能够量化测量和客观评价DME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使用多点扫描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严重增殖前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多点扫描激光治疗,光斑强度达白色反应,30 ms,3×3扫描模式,激光治疗范围符合标准PRP范围,有玻璃体积血和膜牵拉区不予激光。激光治疗1个月后荧光血管造影结果中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的回退情况,非灌注区的改变,用以评价激光疗效。应用SD-OCT观察视网膜光凝斑情况,了解激光对视网膜的影响。结果:非随机性选择本院治疗的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Ⅲ期患者10只眼,Ⅳ期(不含玻璃体积血)患者10只眼,Ⅳ期(含玻璃体积血)患者10眼Ⅴ~Ⅵ期患者5只眼,激光后接受玻璃体手术15只眼。多点扫描激光术后1个月复查荧光血管造影,新生血管完全消退7只眼,仍存在明显非灌注区缺少激光者8只眼,需要补激光12只眼。激光治疗当天OCT显示色素上皮层、杆锥体细胞层有水肿,1个月显示局限破坏杆锥体细胞层,未达到内核层(双极细胞层)。结论:单纯多点扫描激光无法控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补充单点激光。对已出现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牵拉的患者建议单点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接受康柏西普单次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后黄斑形态与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25眼)DME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观察起点与终点(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比较,对照组入组与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和微视野计检测的视网膜光敏感度等。结果 治疗组观察起点CRT为(448.73±193.25)μm,观察终点CRT为(300.60±74.93)μ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8,P=0.010)。所有患者经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所有研究对象4°内注视点均>75%,治疗组和对照组4°与8°的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观察终点与观察起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间4°与8°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在观察起点及观察终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12°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玻璃体内单次注射康柏西普治疗DME安全有效,能够有效地减轻黄斑水肿及提高视力,形态学恢复早于功能学恢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