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对我院2005-01~2006-06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的1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β-内酰胺酶阳性96.4%,MRSA占12.6%.结论:对红霉素和β-内酰胺酶不稳定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治疗中应根据细菌新的耐药特点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避免MRSA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手卫生干预促进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观察阶段,在我院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时间段,即对照阶段,在此阶段内我院并未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分析对比两个时间段内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的掌握程度、手卫生干预依从性、干手纸巾使用情况.结果:观察阶段医务人员手卫生理论及洗手法掌握程度评分为(92.44±3.58)分、手卫生依从率90.00%、干手纸巾使用率73.33%,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3.63±4.18)分、73.33%、56.6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卫生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熟练度,并严格执行手卫生相关制度及操作流程,有助于降低医源性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大动脉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视网膜大动脉瘤(retinal arterial macroaneurysm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首诊诊断准确性。方法 对13例(13只眼)首诊诊断为其他眼底病的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行全身系统及眼科常规检查,重点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彩色照相 FFA,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部分行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检查。结果 13例患者均为单眼;12例患者为单个大动脉瘤,1例患者有2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6只眼,颞下支8只眼(有1例患者的大动脉瘤1个位于颞上支,另1个位于颞下支);动脉瘤位于第1级分支1只眼,第2级分支9只眼,第3级分支3只眼。13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病史者11例,有糖尿病病史者2例;眼底可见动脉硬化10例,伴视网膜动脉血管先天异常2例。6例行OCT检查,发现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水肿(包括囊样水肿)6只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2只眼,黄斑区视网膜前膜形成2只眼。结论 眼底血管造影及眼底彩照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早期正确诊断,OCT有助于发现轻微的黄斑形态改变。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对二球悬铃木花粉过敏的特应性体质者的HLA-DRB1等位基因的PCR-SSP检测方法,探讨江苏汉族人二球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特应性体质者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用酚-氯仿法提取全血DNA,合成8对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用PCR-SSP方法检测20例江苏汉族二球悬铃木花粉过敏体质者和36例健康人HLA-DRB1*0401,*0402,*0403,*0404,*0405,*0406,*0407,*0408等位基因.结果 经优化实验条件,建立了HLA-DRB1的8个等位基因的PCR-SSP检测方法,获得了患者组和健康人组上述HLA-DRB1等位基因的分布资料.二球悬铃木花粉变应原特应性体质者DRB1*0405和*0406基因频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而DRB1*0402基因频率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其他5个等位基因频率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DRB1*0406和*0405可能是对二球悬铃木花粉变应原过敏的Ⅰ型变态反应特应性体质者的可疑候选易患等位基因,而DRB1*0402基因可能是与之相关的具有抵抗作用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B超对眼球穿孔伤中出现的各种强回声信号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眼球穿孔伤患者,进行B超检查,观察晶状体、玻璃体腔及球壁、球后的影像学表现。 结果:眼球穿孔伤经B超检查球内出现强回声的患者176例176眼中,玻璃体积血146例,晶状体脱位4例,球内异物(包含球壁异物)105例,玻璃体腔内气泡1例,视网膜脱离34例,脉络膜脱离23例,后巩膜破裂9例。每例患者都同时合并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体征,每例患者的 B超均表现有强回声信号。对以上病例出现的各种强回声信号总结如下:(1)浓稠的玻璃体积血;(2)球内异物;(3)脱位的晶状体;(4)玻璃体腔内气泡。 结论:眼球穿孔伤由于前房出血,白内障、玻璃体积血或因眼睑肿胀,患者不合作,使眼后段检查很难进行,B超给眼科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B 超对视网膜脱离、球内异物、后巩膜裂伤、出血性脉络膜脱离等都十分敏感,并有特异性的影像。复杂的眼球穿孔伤球内常会出现一些易混淆的强回声信号,B超检查可以对这些声像进行鉴别,这是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视盘小凹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