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眼科学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麻疹封闭地区(年平均发病率为5.3/10万),158名易感儿童接种杭 M_(13)麻疹减毒活疫苗后观察其免疫持久性。免后一月 HAI 抗体 GMT 为251,阳转率为100%.免后三年内下降幅度较大,第四年起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上,但抗体阴转率逐年增加,至免后十三年抗体 GMT 为7.T,阴转率为10.7%。本研究提示:杭 M_(13)初免后的13年内有90%左右的接种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力.基本上能抵抗麻疹病毒的再感染,无需进行麻疹疫苗的再接种。关于麻疹疫苗初免后的再免疫问题,及麻疹 HLI、HAI 及中和抗体的意义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市××幼儿园1964年9~10月发生一次由柯萨奇 B_s 型病毒引起的小型暴发,其中伴有头痛、呕吐的5例,曾初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经病毒分离和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 型病毒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现将其流行病学及有关临  相似文献   
3.
1964年9~10月杭州××幼儿园有32例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上感及腹泻型和6例为健康接触者的38份粪便中分离出病毒14株,经鉴定为柯萨奇 B_3型病毒12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病毒及未定型者各1株。另自1例无菌性脑膜炎的脑有液中亦分离到1株柯萨奇 B_3型病毒。在16例双份血清中,有12例血清对柯萨奇 B_3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8例恢复期血清中,有4例血清抗体滴度高达≥1∶128。从而经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次小型暴发。  相似文献   
4.
检测142对母、婴血清中的麻疹血凝抑制抗体(HI),结果有19对母、婴抗体均为阴性,7例低滴度(≤1∶4)抗体母亲的婴儿抗体也为阴性,麻疹抗体的阴性率母亲为13.4%,刚出生的婴儿为18.3%,抗体几何均值(GMT)分别为8.3和6.5.婴儿在3、5、7及8月龄时抗体累积阴性率分别为51.0%、78.1%、97.8%及100%.对母传麻疹抗体消失的14例3月龄、39例5月龄及21例7月龄婴儿进行沪_(191)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免疫1月后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57.2%、97.5%及100%.抗体GMT为12.34、18.89和22.23,在有麻疹患者的地区可考虑将免疫年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人淋巴细胞与FL细胞共同培养后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活性转移的机理。受者FL细胞表达的抗病毒转移活性具有下述特点:①用PHA封闭FL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后,不影响FL细胞表达转移的抗病毒活性;②混合培养时存在的抗2-5P_3A_3抗体不影响FL细胞表达抗病毒活性;③用放线菌素D抑制FL细胞的mRNA合成,能抑制FL细胞表达抗病毒活性。据此我们认为,干扰素活化后淋巴细胞膜上形成的第二信使分子可能是介导细胞之间密切接触转移抗病毒活性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6.
疱疹性角膜炎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眼病,因本病对视力危害较大,往往造成斑翳而严重影响视力。此种角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单眼受累,但也有少数双眼同时发病或先后发病者。侵犯角膜实质层病例,其病程往往较长,有时可长达数月,且易于复发。目前抗病毒药物如疱疹净(IDU)、环胞苷(CC)、阿糖胞苷(Ara-C)、阿糖腺苷(Ara-A)、亚磷酰乙酸(PAA)等药物的广泛应用,虽然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常常可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甚至不能控制病变的发展,且难以防止复发。另外上述抗病毒药物对角膜有一定毒性反应。近年来我院采用人白细胞干扰素与上述抗病毒药联合应用,不仅大大缩短病程,且复发率也大大降低。现将我院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人淋巴细胞与羊膜FL细胞之间干扰素介导的抗病毒活性转移的机理。受者FL细胞表达的抗病毒转移活性具有下述特征:1.用放线菌素D抑制FL细胞的RNA合成,能抑制抗病毒活性的表达;2.共同培养中存在的抗2-5_P_3A_3抗体不干扰细胞间抗病毒活性的转移;3.FL细胞膜上干扰素受体用植物血凝素封闭后,不影响抗病毒活性转移的表达。因此,我们认为,淋巴细胞膜上干扰素活化的第二信使分子可能是在细胞之间传递干扰素信息的重要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8.
腺病毒是引起儿童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其中腺病毒Ⅲ及Ⅶ型是导致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血清型。腺病毒肺炎病情重,高热期长,肺部病变广泛,病程迁延,病死率高,国内欧阳宗仁曾报道麻疹急性期并发腺病毒Ⅲ及Ⅶ型肺炎的患者,病死率高。因此开展腺病毒肺炎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真核细胞中多个结构基因所编码的一类蛋白质,它不仅有抗病毒作用,还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人IFN制剂应用于临床试治一些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可供临床试用的IFN制剂主要是人白细胞干扰素〔HuIFNa(Le)〕。应用输注血液成分所剩余的白细胞制备HuIFNa(Le),为生产HuIFNa(Le)找到了廉价的细胞来源。Cantel1采集库血“灰黄层”作为人血白细胞来源用以制备HuIFNa(Le),并建立了大规模生产HuIFNa(Le)的流程和设备。本实验参照Can-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集43例孕妇的羊水和其中17例孕妇的血清,以及另5例非孕妇的血清,按常规法测定其干扰素的效价。结果:①43例孕妇中39例血清HBsAg、HBeAg阴性者羊水中除1例外均可测得不同效价的α干扰素;4例血清HBsAg、HBeAg阳性者其羊水干扰素效价均较前者为高。④17例孕妇的血清中.除2例外其余15例均可测得不同效价的干扰素。③5例非孕妇的血清未能测到干扰素。本实验结果亦支持以前资料的发现与推论,即孕妇羊水中α干扰素的存在可能是妊娠期某种特定基因的产物。而非由于潜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