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组织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以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修复6例同侧颈部和下面部的组织缺损,均修复成功。表明该瓣成活率高,疗效可靠,不会给病人增加新的功能障碍;颈清扫手术后的头颈部缺损仍然可利用该瓣修复。  相似文献   
2.
解剖27具尸体,其中5具新鲜尸体行动脉血管颜料灌注,研究54侧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的血供来源及分支分布。该肌皮瓣为肩胛背动脉和颈横动脉降支的双重血供,二者起点共干者占68%,肩胛背动脉单独起始者占32%。临床应用该组织瓣6例,—期修复头颈部癌根治性手术后的组织缺损,获较好的效果。因此,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可信赖的一个组织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面联合手术后颅底中央区穿通性缺损I期修复重建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带血管蒂的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修复重建3例颅底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颅底中央区组织缺损,其中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2例,正中双蒂额肌帽状腱膜颅骨瓣1例.取瓣面积可达8cm×15cm左右.结果:用该瓣修复的3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带蒂额肌帽状腱膜复合组织瓣血管恒定、血供好、组织薄、带有硬性支撑并可弯曲成形,取瓣径路与手术切口一致,不影响美观.因此,该组织瓣为修复颅底中央区穿通性组织缺损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颌面联合手术治疗前颅底区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及术后颅底组织缺损修复方法。方法 对1992~1999年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29%(5/35例),35例中良性肿瘤共11例,1例死于术后脑水肿伴全身,余了0例随访7年皆健在。2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按生命表法计算)分别为58.07%和36.29%。结论 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解决颅底恶性肿瘤的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后所致的颅底骨与软组织缺损,预防此缺损所致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方法:在术中应用了斜方肌下部岛状肌皮瓣,胸大肌下部岛状肌皮瓣,颞肌复合组织瓣等各种修复方法分别对18例患者进行了一期修复。结果:修复成功率73.2%(13例),术后并发症27.8%(5例).结论:根据组织缺损的不同大小、范围、程度、部位和不同的手术入路来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关系到手术成败。  相似文献   
6.
胸大肌皮瓣在晚期口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远孝  杨光蓉 《华西医学》1991,6(1):108-110
本文报道两例晚期口咽癌病例,小结在晚期口咽癌的综合治疗中应用胸大肌皮瓣进行修复手术的经验。对于晚期口咽癌,强调采用合理的计划性综合治疗。对于口咽癌联合根治术后的组织缺损,推荐首选胸大肌皮瓣进行一期修复。  相似文献   
7.
嗅神经母细胞瘤: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远孝  张虹 《华西医学》1994,9(2):202-204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病,本文报道6例,复习1986-1993年间的国内文献,共收集到54例,并对本病的诊断,治疗,转移和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构成面下1/3的骨性支架是维持面型、保持咀嚼等功能的关键。下颌骨缺损在颅颌面缺损中较为常见,可由肿瘤、外伤等多种疾病引起。所造成的下颌骨及邻近软组织缺损往往导致严重的颜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就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现状及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屏气对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结果的影响。 方法 对非青光眼患者60例(60眼)分别于常规状态,屏气10 s后及屏气30 s后行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分析不同状态下的眼压测量值差异以及其相关关系。 结果 受试者60眼测量结果常规平静呼吸状态下60眼眼压均处于正常眼压区间,屏气10 s后眼压测量值有3眼高于正常值,无低于正常值者,屏气30 s后眼压测量值有22眼高于正常值,无低于正常值者。屏气10 s后与正常状态测量眼压值呈升高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屏气30 s后与屏气10 s后及常规平静呼吸状态下测量眼压呈现升高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接触眼压计测量值与屏气时间存在相关关系,屏气后测量值变化与屏气时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即屏气时间越久,眼压越高。而屏气后测量值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角膜厚度、角膜曲率无相关关系。 结论 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时,应嘱患者避免屏气,以免使测量值受到干扰,如果因为紧张等因素患者无法完全配合,那么也应当在屏气动作10 s之内完成测量眼压,此时的影响要显著低于更长时间屏气对眼压测量值的干扰。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