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目的:检测丰富环境干预对单眼剥夺成年弱视小鼠视皮质中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其对成年弱视小鼠初级视皮质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将正常新生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or),单眼剥夺+标准环境组(MD+SE),单眼剥夺+丰富环境组(MD+EE),单眼剥夺+氟西汀组(MD+FLX)。在小鼠21日龄时构建单眼剥夺模型,确定模型建立成功后,每组选取18只小鼠按照预先分组放置在标准环境或丰富环境中饲养4wk,单眼剥夺+氟西汀组小鼠饮水中加入氟西汀。通过前爪触地反射实验检测小鼠视敏度,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客观视功能;小鼠处死后取材,使用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宽度、突触活性区长度及突触后致密物厚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结果:(1)视敏度检测结果:MD+S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低于Nor组(P<0.001);MD+EE组及MD+FLX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前爪触地成功率无差异(P=0.816)。(2)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Nor组比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均P<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较MD+S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潜伏期缩短、波幅增加(均P<0.01);与MD+FLX组比较,MD+EE组小鼠剥夺眼闪光视觉诱发电位P2波的潜伏期和波幅变化无差异(P>0.05)。(3)电镜检测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超微结构:与N or组比较,M D+SE组小鼠剥夺眼对侧视皮层神经细胞突触间隙增宽(P <0.01),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P <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变薄(P <0.01);丰富环境饲养后,MD+EE组小鼠较MD+SE组突触间隙变窄(P=0.0035),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P<0.01),突触后致密物厚度增加(P<0.01),MD+EE组突触超微结构各项指标较MD+FLX组比较无差异(P>0.05)。(4)Western blot检测视皮层中IGF-1、IGF-1R及IGFBP5蛋白表达:MD+SE组小鼠IGF-1及IGF-1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or组(均P<0.01);MD+EE组小鼠IGF-1及IGF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MD+SE组(均P<0.01),然而仍显著低于Nor组(均P<0.01)。各组间小鼠IGFBP5蛋白表达异常无差异(P>0.05)。结论:丰富环境能重新激活成年单眼剥夺弱视小鼠视皮质可塑性,改善弱视小鼠视觉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控IGF-1及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或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共治疗38例儿童单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就其发病年龄、性别、眼部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在回顾性分析的3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1:2.8,年龄(5±3)岁(1~13岁),多发生于1.6岁(占63.16%),双眼受累17例(44.74%),单眼受累21例(55.26%),多为无明显诱因34(89.47%),以上睑下垂为首发症状者多(84.21%),复视者3例(7.90%),斜视者3例(7.90%),并多伴有眼球运动受限,胸腺cT检查均未见胸腺增生或胸腺瘤改变。结论儿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多发生于1-6岁患儿,女性患儿略多,首发症状以上睑下垂及斜视多见,并伴有眼球运动受限,胸腺cT检查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及危险因素,探讨其合理的筛查标准和治疗模式.方法 对胎龄≤35周,体重≤2500g患儿进行ROP筛查,并行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筛查326例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33例(10.12%);3期及以上组,1~2期组及未发生病变组的吸氧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体重≤1000g组,1001~1500g组,1501~2000g组,2001~2500g组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胎龄≤30周组,30周<出生胎龄≤32周组,32周<出生胎龄≤35周组间ROP患病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生子与多生子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少数全身病情严重者可在32周前发生ROP;病变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与孕龄、出生体重、氧疗时间、胎数等因素有显著相关.9例患儿行冷凝术,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吸氧时间长、体重低于1500g、胎龄小于32周多生子中发病率高,对一些高危产儿应尽早行ROP筛查;病变严重程度与性别无关,与孕龄、出生体重、氧疗时间、胎数等因素有显著相关,及早行冷冻术病情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4.
PRK后丝状角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6年8月共行PRK788例,其中22例30眼术后发生丝状角膜炎,报告如下。本组22例近视患者术前屈光度为-2.75~-9.00D,均采用机械去除角膜上皮的方法,其中男15例,女7例,双眼发病者7例,单眼发病者16例,年龄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47例,其中下斜肌断腱9例,下斜肌部分切除术(3~8mm)35例,下斜肌部分切除+健眼下直肌徙后术3例。【结果】治愈33例(70.2%),有效12例(25.5%),无效2例(4.3%)。【结论】下斜肌断腱、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能解决垂直斜度8△~20△,〉20△者需行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健眼下直肌徙后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儿童验光中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散光与检影验光测得的散光的相互关系,探讨角膜地形图检查在儿童散瞳检影验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和散瞳检影验光两种测量方法,对88例171眼非混合性散光眼进行检查并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在检查散光度数及散光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 05;t=1.009,P>0.05),实际最好矫正视力与角膜地形图PVA高值及低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66,P<0.01;t=3.445,P<0.01)。 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散光度数及轴向可为散瞳检影验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角膜地形图检查在提高低龄儿童散瞳检影验光速度和准确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域数字化眼底成像系统(RetCam Ⅱ)检查所发现的眼底“渗出样改变”。【方法】12186例婴幼儿散瞳后表麻下采用RetCam Ⅱ进行双眼全面眼底照相检查,筛查出“渗出样改变”眼底,对病例进行计数并求百分比。【结果】①发现眼底“渗出样改变”共489例,占总人数的4.01%,以点状渗出最多。②从眼部病变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202例(41.31%)、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2例(2.45%)、Coats病8例(1.64%)、Norrie病2例(0.40%)。从患儿原有基础疾病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176例(36.00%),新生儿窒息10例(2.04%),贫血8例(1.64%),败血症8例(1.64%)。其他63例(12.88%)。【结论】“渗出样改变”不仅可发生在眼部疾病,亦可发生在全身系统疾病患儿,而婴幼儿检查不合作,RetCam Ⅱ检查是最佳选择,以免遗漏周边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8.
9.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forefractive,Keratectomy简称PRK)真正大规模地应用于临床只有短短3年多的时间,它的远期疗效人们拭目以待。本文将我院128例248眼经PRK治疗的中低度近视追踪观察一年的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995年2~8月我院门诊的中低度近视患者128例,其中男81例,女47例,年龄最小老18岁,最大者43岁,平均年龄为(26±1.31)岁。双眼120例,单眼8例。所有患者近视度数稳定2年或2年以上,最佳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1.0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术前常规行视力测定,眼前节检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