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1.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及时开展免费线上“专家问诊”服务,眼科医师在线答疑以满足眼病诊疗需求。本研究对疫情期间眼科患者线上问诊的需求与模式进行分析,为眼科互联网诊疗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本研究分析了2020-02-01/03-15期间,使用中山眼科中心互联网医院“专家问诊”服务患者的基线特征。针对其中重复问诊的患者,随机抽取等量单次问诊患者作为对照,比较单次问诊与重复问诊患者的基线特征、就诊目的、疾病类型、眼病数量,并对患者问诊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研究期间“专家问诊”共线上服务患者9 831人次,其中单次问诊3 919人次,5 912人次来源于1 967人的重复问诊。随机抽取1 967名单次问诊者与上述重复问诊者对比,单次问诊与重复问诊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897, 0.482)。两组就诊目的均以“旧病复诊”占比最高(59.7%,64.9%)。从构成比上看,与单次问诊患者相比,重复问诊患者中,就诊目的为新发不适者较少,旧病复诊与术后复查者较多,眼表、眼底、葡萄膜疾病患者较多,患有两种及以上眼病者占比较多。回归分析显示屈光患者倾向单次问诊,而旧病复诊、术后短期复诊患者,眼底、葡萄膜疾病患者倾向重复问诊。旧病复诊、术后随访较新发不适患者重复问诊的次数更多; 晶状体与青光眼/疑似青光眼疾病重复问诊次数较少,眼表疾病重复问诊次数较多。

结论:疫情期间眼科患者线上就诊主要目的为旧病复诊。疾病种类、就诊目的与眼病数量均影响患者是否重复问诊及问诊次数,应根据患者的就诊需求与模式调整眼科不同亚专科线上接诊医生的数量与排班。互联网医疗对新发不适患者的诊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医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的开展效果,为相关医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程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纵向观察性研究.观察分析2020年秋季学期眼科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通识课程学生人群,课程考核结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结果:共有118名本科生同学参与了课程学习.其中大部分为低年级临床医学专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新型应用服务模式并分析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应用效果,以此评估该系统应用于互联网医院开展医疗咨询服务的实际效能.方法:本研究应用智能语音随访系统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的常见问题进行回访.首先,针对随访目的,设计出完善的结构化随访内容与步骤.其次,部署智能外呼系统自动拨打用户电话...  相似文献   
5.
建立标准化的数据中心有利于收集高质量数据资源与促进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医疗大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不同应用场景的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整合、搭建可满足多种疾病诊疗需求的智能服务云平台,全面提升智能医疗管理的效率.本文以眼科为研究基础,对眼科数据中心和智能服务云平台的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为眼科及其他专科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建立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社区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对白内障人工辅助诊断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合远程医疗的模式,由社区卫生人员对居民进行病史采集、视力检查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等,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由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和人类医生依次进行白内障评估。结果:受检人群中男性所占比例为35.7%,年龄中位数为66岁,裂隙灯眼前节照片有98.7%的图像质量合格。该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外部验证集中检出重度白内障的曲线下面积为0.915。在人类医生建议转诊的病例中,有80.3%也由人工智能系统给出了相同的建议。结论:该白内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白内障社区筛查的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开展社区筛查疾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儿童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发生眼病容易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早发现早治疗一直是儿童眼病防治的重点,但受限于小儿眼科医生的不足,开展大规模的筛查工作十分困难。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巨大进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呈现指数型的增长。目前人工智能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先天性白内障、斜视、屈光不正和视功能筛查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人工智能在多种儿童眼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分期、治疗建议及预后预测中都有着优秀的表现。但儿童眼病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成人眼病,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当下,我国眼科的发展存在失衡现象,大城市与农村及偏远地区在眼科相关诊疗设施水平、诊疗技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仍需探寻新的智能诊疗模式以解决失衡问题。由于眼球是唯一可以直接观察人体血管和神经的器官,眼部可反映其他脏器的健康状态,部分眼科检查的医学图像可对眼部疾病做出诊断等特点,眼科开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具有独到的优势。此外,人工智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跨时间空间传递信息的精准度及效率。人工智能在眼科及远程信息传递的优势为解决眼科发展失衡状况提供了助力。本文从眼科人工智能在眼科远程医疗相关应用的角度,主要分析并总结当下我国人工智能在眼科相关疾病远程医疗中的发展程度、所具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讨论眼科人工智能在远程医疗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