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生物物理特性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GF-β1(1μg/L、3μg/L、5μg/L、7μg/L)处理mDCs 24 h,按TGF-β1浓度将mDCs分为4组和对照组(未加入细胞因子);采用细胞渗透脆性实验检测mDCs的渗透脆性(未破碎细胞百分率),通过细胞电泳实验测定mDCs电泳率,荧光偏振实验和微吸管系统分别测定mDCs荧光片振度和被吸入管内的长度,以反映mDCs细胞膜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利用Transwell系统检测mDCs跨内皮细胞迁移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细胞渗透脆性,在1μg/L组mDCs破碎百分率增加,5μg/L组mDCs破碎百分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电泳率,1 μg/L和3μg/L组mDCs电泳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变形性,细胞膜流动性在5 μg/L组增加;变形能力在5μg/L和7μg/L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4)细胞迁移能力,1μg/L和3μg/L组mDCs跨内皮细胞迁移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GF-β1通过影响mDCs的生物物理特性从而抑制其跨内皮细胞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抑制腺苷酸环化酶G蛋白(Gi蛋白)3个亚基α、β和γ基因,构建pEYFP-N-Giα1和pECFP-C-Giβ1-γ2真核表达载体,完成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检测.方法:培养肝癌细胞HepG2,提取总RNA后反转录成c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α、β和γ的编码基因,在α亚基两端添加酶切位点,在β和γ亚基两端分别添加酶切位点和连接肽,经酶切和连接得到Giα1和Giβ1-γ2,再将Giα1和Giβ1-γ2基因分别构建到荧光蛋白报告载体pEYFP-N1和pECFP-C1中,利用脂质体法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肝癌细胞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其表达活性.结果:PCR扩增获得Gi蛋白α、β和γ亚基的编码基因,在两端添加酶切位点和连接肽后获得的Giα1和Giβ1-γ2基因,成功构建了pEYFP-N-Giα1和pECFP-C-Giβ1-γ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肝癌细胞中实现其真核细胞表达.结论:成功构建Gi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鉴定其在活细胞中具有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补锌和缺锌条件下3-吗啉-斯得酮亚胺(SIN-1)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SRA0 1/04细胞系分为6组:对照组、SIN-1处理组、补锌组、补锌联合SIN-1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SIN-1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ting和Cu/Zn-SOD活性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Cu/Zn-SOD蛋白表达和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 我们选择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影响的50 μmol·L-1 ZnSO4和1μmol·L-1N,N,N,N-四-(2-吡啶基甲基)乙二胺作为补锌和缺锌的条件,选择对细胞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的500 μmol·L-1 SIN-1作为细胞受损的条件.在此条件下对照组、SIN-1处理组、补锌组、补锌联合SIN-1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SIN-1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1.4)%、(84.7±1.8)%、(101.2±1.6)%、(95.5±1.9)%、(100.9±2.3)%和(75.3±1.2)%,与对照组相比,SIN-1处理组和缺锌联合SIN-1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与SIN-1处理组相比,补锌联合SIN-1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缺锌联合SIN-1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则进一步下降(P<0.05).各组的Cu/Zn-SOD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5±0.007、0.991±0.015、1.044±0.008、0.945±0.007、1.278±0.011和0.850±0.057,Cu/Zn-SOD活性分别为(1.00±0.03)U、(0.85±0.05)U、(1.69±0.04)U、(1.35±0.05)U、(1.52±0.04)U和(1.09±0.03)U.与对照组相比,补锌组和缺锌组Cu/Zn-SOD蛋白表达量和活性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分别与补锌组或缺锌组相比,补锌联合SIN-1处理组和缺锌联合SIN-1处理组的Cu/Zn-SOD蛋白表达水平和活性均显著下降(均为P<0.05).结论 补锌可以通过上调Cu/Zn-SOD的表达水平和活性,保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抵抗由SIN-1造成的损伤,可能对白内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义  钟乃凤  周静 《眼科新进展》2015,(11):1021-1024
目的 探讨蛋氨酸亚砜还原酶B1(methioninesulfoxidereductaseB1,MsrB1)基因沉默对过氧亚硝酸根(ONOO-)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lensepithelialcells,HLEC)细胞周期的影响和ERK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HLEC分为两组:正常组和MsrB1基因沉默组,分别用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和300μmol·L-1ONOO-处理20min后,继续培养12h。用RT-PCR法检测MsrB1基因表达水平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水平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MsrB1基因沉默和ONOO-对pERK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300μmol·L-1ONOO-处理HLEC会导致MsrB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当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300μmol·L-1ONOO-处理后,MsrB1表达水平进一步显著下调(P<0.05)。经200μmol·L-1或300μmol·L-1 ONOO-处理,HLEC细胞周期分别阻滞在G2/M期和S期,当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200μmol·L-1或300μmol·L-1ONOO-处理后,更多的细胞阻滞在G2/M期或S期(P<0.05)。pERK检测结果表明,MsrB1基因沉默前后经ONOO-处理导致的细胞周期阻滞和pERK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有关(P<0.01)。结论 ONOO-可以下调HLECMsrB1表达水平,MsrB1基因沉默细胞经ONOO-处理,pERK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导致更多细胞阻滞在G2/M期和S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过氧亚硝酸根(peroxynitrite,ONOO-)和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共同作用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ONOO-导致白内障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培养的HLEC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未经ONOO-和bFGF处理)、bFGF单独处理组、bFGF+ONOO-处理组[bFGF预处理1h后加入不同浓度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处理1h]和ONOO- +bFGF处理组[不同浓度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预处理1h后加入bFGF处理1h]。检测各组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 bFGF单独处理组和bFGF +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处理组中磷酸化ERK相对表达值分别为5.17±0.35、4.42±0.12、3.91±0.15和0.49±0.08,与对照组(1.00±0.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2.83,P<0.001),结果显示ONOO-可以抑制由bFGF诱导的ERK磷酸化水平的增加(F=310.34,P<0.05)。ONOO-(50μmol·L-1、100μmol·L-1、200μmol·L-1)+bFGF处理组中磷酸化ERK相对表达值分别为3.36±0.04、3.32±0.06和2.92±0.08,与对照组(1.00±0.02)相比,所有处理组的ERK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增加(F=518.94,P<0.001);50μmol·L-1和100μmol·L-1ONOO-处理细胞后经bFGF处理,ERK磷酸化水平较bFGF单独处理组(3.04±0.05)显著增加(F=35.53,P<0.05),而200μmol·L-1ONOO-处理组与bFGF单独处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NOO-诱导的白内障的发生可能与ERK磷酸化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贾义  张亮亮  夏欢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0):1774-1777

目的:研究锌对半乳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系分为六组,对照组、半乳糖处理组、补锌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采用MTT法检测半乳糖对HLEC存活率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实验分组细胞核形态和细胞凋亡率水平的变化。

结果:不同浓度半乳糖(0、25、50、75、100、125mmol/L)处理HLEC细胞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100.0±5.4)%、(97.5±3.2)%、(91.3±5.3)%、(93.4±0.6)%、(86.6±1.4)%和(83.5±0.4)%,与未处理细胞相比,半乳糖浓度为100、125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补锌组的细胞核呈现均一的染色,半乳糖处理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中一些细胞的细胞核收缩,表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各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0.1)%、(7.1±0.2)%、(1.4±0.1)%、(4.4±0.2)%、(5.5±0.2)%和(15.8±0.3)%。与对照组相比,半乳糖处理组、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缺锌组和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半乳糖处理组相比,补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锌联合半乳糖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则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锌可以保护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抵抗由半乳糖引起的细胞凋亡,可能对白内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