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0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后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帕金森病(PD)是以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渐进性减少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随着病程进展,早期有效的多巴胺能药物会引起运动并发症.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十几年来国外多个PD研究中心运用双侧丘脑底核深部电刺激术(STN-DBS)治疗重症PD,研究结果表明STN-DBS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1~3],这项技术可以明显地改善PD症状,改善程度分别为:震颤68%~84%、强直36%~63%、少动46%~52%、步态48%~64%,每日强直/震颤持续时间减少了72%[4,5].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是胃癌前病变,具有发展为胃癌的危险。阳主动,阴主静,文章基于阴阳理论,衷中参西,微观辨证与宏观辨证结合,以阴阳消长失调和基因调控紊乱的关系为出发点,认为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发生时胃黏膜细胞凋亡周期紊乱和细胞异常增殖分化是阴阳消长失衡在细胞基因调控水平上的体现,进而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过程,为中医药治疗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丰富治疗该病的临床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磁微粒分离酶联免疫荧光(MEIF)分析技术建立一种简便、高敏感性、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insulin)的新方法.方法:选用2株识别人胰岛素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mAb).一株mAb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 另一株用碱性磷酸酶(AP)标记;偶联羊抗FITC抗体的磁珠用作固相分离载体, 4-甲基磷酸伞型酮用作荧光底物.结果:成功建立了定量检测人血清胰岛素的MEIF, 灵敏度2.0 μIu/mL, 线形范围0~188.52 μIu/mL, 批内变异系数(CV)为4.3%~5.2%, 批间CV为2.6%~9.5%, 稀释回收率为93%~117%, 加标回收率为94%~113%.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与倍爱康公司商品化人insulin磁分离发光系统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比较, 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MEIF定量测定人insulin方法成本低、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在临床免疫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复方川脊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川脊片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复方川脊片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50例,疗程一个月,系统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同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P<o.01),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peak、Vmin比治疗前明显加快,椎动脉、基底动脉的PI、RI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本中药可能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循环的供应从而治疗颈椎病.  相似文献   
5.
宋雅婵  谢晶日  李贺薇 《新中医》2017,49(11):169-170
正慢性胆囊炎在中医论著中属于胁痛、胆胀和黄疸的范畴。《素问·缪刺论篇》提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是胁痛的病因。《灵枢·胆胀》描述"胆胀者,胁下胀痛,口中苦,善太息"。《景岳全书·黄疸》一篇明确黄疸是胆气败、胆液泄所致的胆系疾患的表现。在治疗上,叶天士提出辛香通络、甘缓理虚、辛泄袪瘀等治疗方法~([1])。现代中医研究认为慢性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可归结为情志失调、外邪侵袭、饮食不节等因素导致肝气郁  相似文献   
6.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的机制之一是细胞对负反馈因子的反应性发生改变使细胞跳脱了正常的生长调控,包括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而导致的细胞增殖增强与凋亡抑制等。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分析及评估以阴道内镜技术治疗无性生活女性宫腔内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2年3月,73例无性生活女性行阴道内镜手术的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镜下诊断与术后病理情况、术后及随访情况。 结果7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阴道内镜诊疗,其中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34例、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19例、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15例、宫腔镜下宫颈肌瘤电切3例、宫腔镜下生殖道畸形整形2例。7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130 min,平均(54.2±30.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4±16.0)ml。平均住院时间(3.6±1.9)d。术中镜下诊断,34例子宫肌瘤(其中FIGO 0型7例、FIGO 1型10例、FIGO 2型12例、FIGO 3型1例、弥漫性子宫肌瘤病4例)、19例宫颈息肉、15例子宫内膜息肉、3例宫颈肌瘤、2例生殖道畸形。所有患者无一例损伤处女膜及宫颈,无子宫穿孔、严重TURP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及随访过程中,无阴道异常分泌物、阴道异常出血、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 结论阴道内镜手术技术在有效治疗妇科下生殖道疾病的同时,可有效保护处女膜的完整性,对无性生活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均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谢晶日教授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经验。[方法] 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医案,对谢师治疗胆石症的理论基础、辨证特点和用药经验的独特之处进行总结,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谢师认为,胆石症的病机以肝郁脾虚为本,湿热互结为因,胆腑瘀阻为标,并首次提出了“土木升降相因”理论,主张升发肝脾之气,和降胆胃之气,脾胃肝胆升降有序,则气机运转通畅,中焦生机不息,结石无由以生。临证时以升发肝脾、和降胆胃为纲,标本兼治,以复土木之升降;针对兼症,灵活采用利湿、化瘀等法。所举医案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为胆胀肝郁气滞兼相火炽盛证,治以疏肝行气、利胆通腑之法,临床症状好转,复查超声结石基本消失。[结论] 谢师治疗胆石症注重肝脾同调,遣方用药灵活多变,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