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和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条件的黄斑水肿患者50例(50眼),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即玻璃体腔注射组(IVTA)和后Tenon囊下注射组(PSTA),每组25例(25眼),随访6个月,对比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视力、黄斑中心厚度、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各时间点组内对比在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以及眼压差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治疗前在视力、黄斑中心厚度以及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时,黄斑厚度及视力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复发IVTA组2例、PSTA组4例;6个月时,复发IVTA组4例、PSTA组8例。IVTA组眼压升高(>8mmHg)8例,假性眼内炎1例。结论 TA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均可减轻黄斑水肿,提高患者部分视力,均是治疗糖尿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就并发症而言,后Tenon囊下注射安全性更高,给药更方便,重复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视网膜干性裂孔患者行预防性激光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麻下接受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愈21例(21只眼),有效率达95.5%。结论预防性激光治疗视网膜干性裂孔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PDR患者16例(16只眼)均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其中3只眼行硅油填充,6只眼行气体(C3F8)填充,术后3—6个月行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16只眼随访12个月,视网膜复位良好,12只眼矫正视力显著提高,4只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无提高,3只眼后囊增生明显。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PDR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31例35只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15例17只眼,女16例18只眼;年龄45 ~ 65岁,平均52.3岁.均为一次单纯切除术后复发者,距上次手术时间>2年,复发胬肉均侵及角膜透明区内4 mm以上.全部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1年,31只眼(88.6%)治愈,角膜上皮光滑;4只眼(11.4%)复发,其中1只眼术后3个月复发,3只眼术后10个月复发.结论 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有独特疗效,治愈率高,是一种治疗复发性胬肉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山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农村从事卫生工作30余年,参与乡镇卫生院管理工作20余年,几十年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体会,加上大量的基础调查,充分认识到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提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娟  胡恩海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95-2098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emtosecond-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emto-LASIK )与传统机械板层刀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屈光不正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变化。
  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我院2014-01/2015-12进行屈光手术的患者89例178眼,其中使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患者46例92眼,使用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患者43例86眼。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主观视觉质量评分、高阶像差等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角膜瓣均制作成功,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屈光度与术前预期屈光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mo主观视觉调查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mo飞秒激光组和机械板层刀组角膜像差均方根值、球差及彗差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飞秒激光组增加的幅度比机械板层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更精确可靠,离散度更小,可以制作更薄的角膜瓣,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较传统机械板层刀LASIK术后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9例(9只眼)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的病例资料,观察术后炎症控制情况及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9例炎症均得以控制,除1例后期发生眼球萎缩外,其余8例未见其他并发症,且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早期确诊并及时行玻璃体切割联合万古霉素灌注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23G经角巩膜缘双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的患儿15例(1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术眼行23G角巩膜缘双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术中先行切除晶状体前囊,吸出晶状体皮质,切除中央后囊,切除前段1/3玻璃体.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儿的视力及眼前节情况.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及随访期间术眼角膜清亮,瞳孔圆,晶状体前后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视轴区透明.所有术眼未见虹膜脱出及虹膜粘连,巩膜穿刺口愈合良好.所有患儿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23G经角巩膜缘双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较传统的白内障手术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术治疗巩膜穿孔伤合并后段球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11只眼巩膜穿孔伤合并后段球内异物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在局麻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患者术后平均视力较术前平均视力有显著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异物取出术是治疗巩膜穿孔伤合并后段球内异物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