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 VKH)初发病例的激素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  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病程在1周之内的VKH初发患者21例(42只眼)应用泼尼松120~140 mg/d, 晨起顿服, 每3~5天依据病情好转情况减量20 mg; 减至80 mg/d时, 每5天减量10 mg; 减至60 mg/d时, 每周减量5 mg; 减至15 mg/d后维持1~2个月, 以后每周减量5 mg至停药。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第2天头痛症状消失, 视力有所改善。3 d后视力明显提高, 眼底视网膜脱离情况明显好转。7 d后视力≥ 0.5者36只眼, 占85.7%, 视网膜脱离均消失。1个月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恢复至发病前最佳水平。随诊观察12~36个月期间无复发病例, 治疗期间未见严重的激素并发症。  结论  对于VKH初发病例早期大剂量应用泼尼松口服及长期的泼尼松口服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图像数据库,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和定期随访.结果:通过1a多的跟踪随访和及时有效的医学干预,明显降低了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对已有的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延缓了视力进一步损害.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和随访系统构建了以"健康宣教-筛查-治疗-随访-健康管理"为主线的"主动式"服务体系,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和失明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光凝联合抗VEGF用药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房水血管活性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将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M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光凝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光凝联合抗VEGF用药(康柏西普)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4周、8周时检查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厚度,第一次及第二次注射康柏西普时采集房水。对照组同期采集房水,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房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b)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检查结果明显提高,黄斑中心厚度明显降低,且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1周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升高,且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两组患者IL-6、VEGF165b及MCP-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眼内炎、出血、视网膜脱离、白内障等不良反应,且无全身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光凝联合抗VEGF用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房水中血管活性分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