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患者男,48岁。因间断胸闷、双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2年,加重并伴腰腹痛2个月,于2003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2001年5月16日晨起无诱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于当地医院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下壁)”,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抗凝,扩冠及抗血小板等治疗。5月20日突发双眼左侧偏盲,头颅CT示腔隙性脑梗死。5月30日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100%闭塞,前降支中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23例)。麻醉诱导时静脉予异丙酚1mg/kg,术中以3-5mg/(kg.h)静脉维持;对照组(20例),诱导及术中未予异丙酚,监测其手术麻醉过程中P-LPO、E-LPO和P-SOD、E-SOD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气管插管后1h、气管拔管后与麻醉诱导前比较,P-LPO、E-LPO均显著下降(均P<0.05),P-SOD`E-SOD则均显著上升(均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LPO、E-LPO均显著下降(均P<0.01),P-SOD、E-SOD则均显著上升(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存在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临床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Holander极端反应检验由Holander在1963年提出,用来处理在两样本比较时,试验组出现极端反应的数据。研究人员在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时发现,试验组在接受处理因素后出现的反应有时并不是倾向于一个方向的,而是倾向于出现向两个相反方向反应,...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9岁,马凡氏综合征,双眼高度近视,晶状体半脱位。1995年3月在他院行左眼后巩膜加固和晶状体摘出术。同年7月来本院要求行左眼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术。入院时查:视力,右眼:0.08.-12.00Ds=0.5,左眼:0.1.+5.00Ds=0.4.左眼结膜无充血,上方角膜绕原创口处有一葡萄膜嵌顿,上有结膜覆盖,角膜透明,瞳孔呈“V”形,前房清,但可见玻璃体牵引于上方角膜缘创口,无晶状体。右眼除透明球形晶状体下方半脱位外,余前段无殊。双高度近视眼底,右眼呈双重眼底。眼压右18.86mmHg,(1mmHg=0.133kPa)左12.23mmHg。7…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皮下注射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2个剂量组(50和150IU·kg-1 ),每组6例。分别皮下注射rhEPO,共7次。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rhEPO浓度。结果 给药前12名健康志愿者血清EPO基础水平波动于3. 75~13. 75mU·ml-1。2组谷浓度(Cmin)在给药4~6次后,达稳态水平。高剂量组首次和末次给药后的AUC(0-96h)分别是低剂量组的2. 8倍和3. 0倍,Cmax分别是3. 1倍和3. 6倍。第1次给药后,每个受试者的tmax和t1 /2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与末次给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剂量在50~150IU·kg-1,多次皮下注射rhEPO,血药浓度水平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药物吸收和清除基本上无时间依赖性;在给药7次内,未观察到体内蓄积倾向。  相似文献   
6.
醋酸棉酚对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醋酸棉酚对人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台盼蓝染色和噻唑蓝(MTT)法观察醋酸棉酚对Raji细胞生长存活的影响,瑞氏染色法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和Annexin V-FITC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检测细胞凋亡率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比色法测定Raji细胞Caspase-3样蛋白酶活性.结果 5 μmol/L以上浓度醋酸棉酚能抑制Raji细胞生长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效应与药物浓度及给药时间呈正相关.醋酸棉酚作用后,Raji细胞被阻滞于G_0/G_1期.比色法显示Caspase-3样蛋白酶活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到Bcl-2蛋白表达下调,且与Caspase-3活化在时间上存在同步趋势.结论 醋酸棉酚能抑制aaji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原因可能与调节细胞周期及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科技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新一代学生在基础知识体系,思维理解方式,价值观都呈现了一定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洞察这些变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本学科特点,较强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完成好知行衔接。主讲教师要教好一堂课,首先要明确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然后以其为参考,从教好课的必要条件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职业素质,进而认真做好备课各环节的工作,以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好一堂课的目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在讲授理论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程琮  程玮  范华 《中国卫生统计》2002,19(6):373-374
原理与方法该检验由Quade在 1972年提出 ,用于处理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的资料。数据由b个相互独立的k维随机变量构成。数据排列的模式如表 1所示。表 1 随机区组设计的数据排列模式区 组 处 理 组12…k1X1 1 X1 2 …X1k2 X2 1 X2 2 … X2k3X3 1 X3 2 … X3k……………bXb1 Xb2 …Xbk  应用条件要求各区组之间的数据相互独立 ,适用于数据类型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检验假设H0为各处理组总体分布相同 ,H1为各处理组总体分布不全相同。检验统计量为T值 ,各种有关的计算公式如下。区组内极差 =区组内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学分布及抗生素应用情况。方法:对23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及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比例较大,株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32.86%,革兰阴性菌占64.68%。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64.89%,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45.43%,耐青霉肺炎链球菌(PRSP)占60.78%,革兰阴性菌中,大肠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大于50%,铜绿假单胞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为97.83%,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均在65%以上。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常用抗革兰阳性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革兰阴性菌耐药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妇幼保健院建档并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的孕妇10763例,其中10117例产后行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对产前检查出心脏异常病例转诊,与产前诊断机构诊断结果、生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筛查结果、尸检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常规扫查切面进行回顾性分析、讨论。结果:经产前超声心动图5切面法筛查出胎儿心脏异常共136例,确诊134例,诊断准确率98.5%(134/136),检出率1.2%(134/10763),漏诊1例,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误诊2例,1例主动脉弓曲折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正常心脏误诊为主动脉缩窄。结论:基层医院常规开展规范化胎儿超声心动图筛查,对及早发现并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