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圆锥角膜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相关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症圆锥角膜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60眼):A组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B组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C组在使用人工泪液滴眼液(6次/d,1滴/次)后15min再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3次/d,1滴/次).观察各组患者用药前1天与用药后第3、7、14天的眼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S Ⅰ T)、角膜荧光染色(Fl)评分变化.结果 在用药7天后三组患者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三组患者SⅠT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在治疗14天后和治疗7天时测得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对眼部症状、BUT和SⅠT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改善角膜Fl染色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BUT和Fl染色作用优于A组(P<0.05).SⅠT和Fl染色治疗前后比较,C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对改善干眼症状和BUT作用优于B组(P<0.05).结论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能够促进角膜上皮损伤愈合,缓解圆锥角膜患者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所致干眼症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泪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在视光学中心验配RGPCL的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共30例,分别于戴镜前、戴镜1个月、3个月用20ul毛细玻璃管在患者外眦处吸取泪河泪液进行泪液溶菌酶测定。结果戴镜前、戴镜1个月、3个月溶菌酶的浓度分别为(6.83±0.23)mg/ml、(6.82±0.25)mg/ml、(6.69±0.25)mg/ml,进行组内效应方差分析,F=0.352,P=0.704〉0.05,不能认为不同时间点的溶菌酶含量不同。结论配戴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不会对人眼泪液溶菌酶含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弱激光治疗大龄儿童及成人弱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弱激光治疗大龄儿童、成人弱视疗效。方法42例14~35岁弱视患者应用弱激光弱视治疗仪,每日1次,1次8m in,连续6个月,66只弱视眼每月复查视力,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个月显效24眼,有效30眼,无效12眼,有效率达81.8%。应用治疗仪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结论弱激光治疗大龄儿童及成人弱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结膜表面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验配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60眼,根据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适合的镜片。于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1a分别进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显微镜下观察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并对其进行分级,计数100倍条件下,7.20mm×5.35mm范围内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结果配戴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前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18.5±155.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3.6±6.8)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44.1±110.9)个,杯状细胞(15.2±5.7)个;6个月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305.6±79.9)个,杯状细胞(13.2±6.6)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6.7±86.3)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5.1±5.5)个;1a后下睑结膜上皮细胞(272.9±86.4)个,下睑结膜杯状细胞(12.3±5.9)个,球结膜上皮细胞(228.5±155.4)个,球结膜杯状细胞(14.3±6.6)个。戴镜后6个月、1a,下睑结膜及球结膜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密度与配戴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后1a,CIC分级与戴镜前相比,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弱激光联合综合治疗对各年龄组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1%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筛选出120例(240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为3~8岁低年龄组和9~16岁高年龄组,并将各年龄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相应治疗。结果:低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联合疗法治疗弱视的总有效率为3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2.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激光联合疗法治疗低年龄弱视的疗效优于传统弱视治疗,对高年龄组弱视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对视疲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58例视疲劳患者采用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进行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比较观察1个疗程前后视力、眼压等的变化,进行视疲劳问卷调查,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视疲劳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分别为0.5(0.1,1.0)、0.6(0.15,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眼压分别为(15.2±2.8)mm Hg、(14.8±3.0)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视疲劳总积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9.31±6.06)、(15.02±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项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76%(44/58),对40岁以下和40以上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78%(25/32)和73%(1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1)。结论 LCQ-A型眼部保健理疗仪能安全、有效的缓解视疲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配戴软性及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形态及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屈光不正患者60例(120眼),分别予以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contactlens,SCL)及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gaspermeablecontactlens,RGPCL),其中SCL组30例(60眼),RGPCL组30例(60眼),ObscanⅡ角膜地形图观察戴镜前及戴镜后1a、2a角膜屈光力、角膜前后表面Diff值、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戴镜前RGPCL组角膜上下表面屈光力差值为(0.98±0.49)D,戴镜后1a为(0.66±0.43)D,戴镜后2a为(0.59±0.37)D,均较戴镜前减小(P<0.05);戴镜后1a、2a角膜前表面屈光力均较戴镜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CL组戴镜后1a、2a角膜前后表面屈光力、I-S值、前后表面Diff值、前房深度与戴镜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戴镜前中央角膜厚度为(549±26)μm,戴镜后1a为(527±29)μ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2a为(509±31)μm,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配戴RGPCL对角膜代谢和功能影响不明显,且能够提供更好的光学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8.
周路坦  石迎辉 《眼科新进展》2018,(11):1059-1061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患者长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soft contact lens,SCL)和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e,RGPCL)对角膜形态参数的影响。方法 收集视光学中心验配角膜接触镜的屈光不正患者60例(120眼),按照患者配戴SCL或RGPCL分为SCL组和RGPCL组(两组均为30例60眼),在戴镜前及戴镜后1 a、2 a测量2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及变异系数,并对2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SCL组:戴镜后2 a,中央角膜厚度(509±31)μm较戴镜前(549±26)μm明显下降(P<0.0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819.3±169.2)个·mm-2,较戴镜前密度(3182.6±162.3)个·mm-2减少;六角形细胞比例(51.52±4.69)%较戴镜前(61.45±4.58)%降低(P<0.05);内皮细胞变异系数(39.14±3.15)较戴镜前(33.47±2.83)增加(P<0.05)。RGPCL组戴镜前后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及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与配戴SCL相比,配戴RGPCL对屈光不正患者的角膜形态和功能影响不明显,更适合长期配戴。  相似文献   
9.
家庭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6年至2004年采用家庭综合疗法为主治疗弱视得到较好效果,现将89例儿童弱视资料整理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弱视患者89例(143眼),男55例,女34例,年龄3~15岁,平均6·8岁。89例中屈光不正性弱视49例(91眼),屈光参差性弱视21例(23眼),斜视性弱视19例(29眼)。其中轻度弱视23眼,中度弱视106眼,重度弱视14眼。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进行散瞳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在戴镜基础上主要采用常规遮盖法加精细目力训练。根据弱视的程度和年龄大小选择严格遮盖或间断遮盖,每半月至一月复诊一次。遮盖效果不好者按照注视性质及弱视程度加用小型CAM…  相似文献   
10.
角膜接触镜对泪液渗透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迎辉  王丽娅  陈慷 《眼科研究》2010,28(6):564-565
无论是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还是半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后均会对泪液造成一定影响,镜片的移动破坏了泪液的稳定性,促使泪液过快蒸发,造成角膜接触镜相关性干眼症,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人群中79%有干眼症状。泪液渗透压的增高是干眼的主要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