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项目通过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动态观察、组织化学、凝集素亲合组织化学、形态定量、电镜等研究,深入探讨其病理生物学特性,继而研究大蒜、大蒜绿茶合剂、亚硒酸钠抑制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以及诱发过程对血脂、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和卡托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Cr-C)的影响。方法 选择 6 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Cr -C在 5 0 .0ml± 19.4ml/ (min·1.73m2 ) - 1之间。随机分成伊贝沙坦组 (n =34)、卡托普利组 (n =34) ,对 2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降压幅度、Cr -C的比较。结果 伊贝沙坦和卡托普利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作用同样有效 ,但前者提高Cr-C的作用明显优于后者 ,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伊贝沙坦组未见干咳现象 ,卡托普利组干咳发生率为 17.6 %。结论 伊贝沙坦不仅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还能较卡托普利更好地提高Cr-C、改善肾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大鼠Th1/Th2偏离的影响及对EAM的治疗价值。方法: 6-8周雄性Lewis大鼠31只,其中8只作为正常对照;23只以猪心肌肌球蛋白免疫制成EAM模型,免疫后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大剂量(10 mg·kg-1·d-1)组、小剂量(1 mg·kg-1·d-1)组和未治疗组,连续用药 21 d。第 2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取心肌组织,观察大体及镜下炎症程度;ELISA检测血浆IL-2、IL-4、IL-10及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并以IFN-γ/IL-4比值作为Th1/Th2偏离方向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使EAM大鼠心室肥厚减轻,LVEDd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及炎症程度分级显著降低;Th1型细胞因子(IFN-γ, IL-2)水平降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IL-4, IL-10)升高。3组间TC、TG及H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使Th1/Th2平衡向Th1方向偏离,抑制EAM炎症反应。表明阿托伐他汀的免疫调节效应及在自身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β3 肾上腺素受体 (β3 AR)及其激动剂BRL 37344 (BRL)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 (Iso)组和Iso +BRL组。Iso组和Iso +BRL组大鼠间隔 2 4h ,scIso 340mg·kg- 12次制作心力衰竭模型。 8周后 ,Iso +BRL组大鼠从尾静脉给予BRL 0 .4nmol·kg- 1·min- 1,10min ,每周 2次 ,给药 2或 6周。分别于给Iso后 10或 14周测定死亡率、血流动力学、左室重 /体重、心肌组织 β1 ,β2 和 β3 ARmRNA水平。结果  14周时对照组、Iso组和Iso +BRL组分别死亡 0 / 2 0 ,3/ 18和 5 / 2 2 (P >0 .0 5 )。Iso使左室收缩末压、±dp/dtmax明显降低 ,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常数、左室舒张末压明显增高 ,左室重 /体重明显增加 ;与Iso组比 ,Iso +BRL组的心脏舒缩功能进一步下降 ,左室重 /体重进一步增加。Iso组 β1 ARmRNA水平降低 ,β3 ARmRNA水平升高 ,与Iso组比较 ,Iso +BRL组 β1 ARmRNA水平更低 ,β3 ARmRNA水平更高。β2 ARmRNA 3组均有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衰竭心脏β1 AR水平下降及 β3 AR水平增高可导致心功能降低。β3 ARmRNA水平在衰竭心脏比非衰竭心脏明显增高 ,应用 β3 AR激动剂可明显加重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单纯白内障术前,根据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D-OCT)显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患眼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紊乱程度建立新的IMEM分级法,评估其用于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预后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7-10/2018-11在暨南大学附属深圳市眼科医院因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单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眼底检查发现合并IMEM者64例80眼,根据SD-OCT显示的IMEM对黄斑中心凹内部精细结构的破坏程度将IMEM分为4级。对合并各级IMEM的患者术前、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平均视敏度(MS)、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前膜进展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在SD-OCT图像上,随着合并的IMEM分级的增高,前膜越明显,患者的黄斑中心凹凹部丢失和内部结构紊乱越严重。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BCVA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增加(F=37.72、26.43,均P<0.001)。白内障术前及术后3mo的患眼MS随着所合并的IMEM分级升高而降低(F=43.77、28.96,均P<0.001)。术后3mo CMT的改变和黄斑前膜进展率并不一致,合并各级IMEM的患眼CMT与术前均无差异(P>0.05),但黄斑前膜进展率呈显著上升趋势(χ2趋势=12.59,P<0.001)。

结论:借助于SD-OCT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的IMEM进行新的精细分级,可以更精准地预测该类患者单纯行白内障手术术后的视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6.
林继红  甘润韬  李为民  王旭  吴双 《中国药房》2008,19(16):1214-1216
目的:评价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阻滞剂SR59230A(SR)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及β3-AR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5只,取8只设立对照组,其余77只应用异丙基肾上腺素成功建立20只心力衰竭模型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SR组,并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SR,7周后检测超声心动图、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SR组短轴缩短率、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及下降速率明显增加(P〈0.01或P〈0.05),而心率、左室舒张末压及β3-A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β3-AR阻滞剂SR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该作用可能与其直接阻滞并下调β3-A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1个月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CRP)的动态变化,及缬沙坦对两者的影响,并结合心肌梗死(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R)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150例广泛性前壁MI患者进行追踪式观察,在最初24h内随机均分为两组:MI组、缬沙坦组,同时建立对照组(n=30)。第1、14、30天时对患者血清中TNF-α、HCRP水平进行测定;30d后行Holter检查,对VAR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第1天时MI组和缬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较高的TNF-α和白细胞水平(P<0.01,P<0.05),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4天时TNF-α水平在MI组和缬沙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0天时MI组的TNF-α水平仍要比缬沙坦组高(P<0.05),TNF-α水平在缬沙坦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组和缬沙坦组的HCRP水平仅在MI后第1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30d后与MI组相比,缬沙坦组VAR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MI组和缬沙坦组TNF-α水平与VAR发生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①血清中TNF-α变化对MI后VAR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②缬沙坦或许可以通过减少血清中TNF-α水平而降低MI后VA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对象均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且至少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d3个月以上者入选阿托伐他汀组,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者入选对照组,连续入选,至每组60例为止。PCI术中根据TI-MI血流分级法(TFG)、TIMI计帧法(c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术后24h进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计算心肌灌注缺损计分指数(CSI)及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术后30min及24h记录心电图,观察ST段抬高最显著导联ST段回落的情况。术前、术后24h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sICAM-1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TIMI3级血流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与对照组相比CSI(1.22±0.33:1.37±0.42,P<0.05),WMSI(1.53±0.40:1.71±0.38,P<0.05)均显著降低。术后30min阿托伐他汀组ST段回落≥50%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  相似文献   
9.
本项目通过 MNNG 诱发大鼠胃腺癌、前胃鳞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形态学动态观察、组织化学、凝集素亲合组织化学、形态定量、电镜等研究,深入探讨其病理生物学特性,继而研究大蒜、大蒜绿茶合剂、亚硒酸钠抑制 MNNG 诱发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以及诱发过程对血脂、免疫功能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心力衰竭犬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1只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7)、起搏组(n=7)和螺内酯组(n=7)。采用心室快速起搏建立心力衰竭犬模型。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后不起搏;起搏组和螺内酯组以220次/min快速起搏心室6周;螺内酯组起搏前1周给予螺内酯至起搏后6周。通过缝置于左、右心房的4对电极测定房颤诱发次数及持续时间,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房、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Masson染色测定心房胶原容积分数,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心房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蛋白含量。结果(1)心室快速起搏6周后,起搏组犬房颤诱发率和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1),螺内酯组房颤诱发率显著降低、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起搏组犬左心室最大容积(LVVmax)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显著增加(P〈0.01),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螺内酯组犬LVVmax、LAVmax显著缩小(P〈0.01),LAEF及LVEF显著升高(P〈0.01)。(3)与假手术组相比,起搏组犬心房胶原容积分数显著升高(P〈0.01),TGF-β1、PDGF、MMP-9蛋白质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与起搏组相比,螺内酯组胶原容积分数显著降低(P〈0.01),TGF-β1、PDGF、MMP-9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螺内酯可以减少心力衰竭后房颤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房肌PDGF、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