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文章报告29例1-9岁儿童上睑下垂在全麻下手术矫正的结果,以术后双眼睑裂相差≤1-2mm或双眼睑裂对称(双眼均≥6mm)为成功标准,异体巩膜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的成功率分别为76.2%和87.5%。讨论了尽早手术的必要性、全麻下手术方法与手术量的设计、评价指标及术后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2.
卫生总费用是反映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所投入的资金总额。它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人群健康的投入规模、结构,为政府部门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为了解青岛市卫生筹资水平及结构,现对青岛市2003年的卫生总费用进行了测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斜肌功能异常与旋转斜视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4.
分开困难     
分开困难(separation difficulty)又称拥挤现象(crowding phenomemon),是指视力表检查和单个视标检查的视力不同,后者的视力较前者的好。有认为分开困难是弱视的特点之一;亦有认为它是视功能的生理现象,然而弱视者夸张了它而变得比正常人更明显。为了探索弱视者的视功能变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用同视机、Titmus 立体视觉图和颜氏立体视觉图检查共同性斜视患者的结果。内斜视237例,13.08%为视觉抑制;45.57%为ARC;41.35%为NRC。外斜视130例中,视觉抑制、ARC,和NRC分别为13.85%、56.15%和30.00%。NRC 的内斜视和外斜视者分别有47.96%和35.90%有立体知觉。同视机检查有立体知觉者,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还有相当部份没有立体视觉。结果的差异和所用的检查图有关。本文还讨论双眼视觉和斜视类型、发病年龄和病程的关系。还讨论了手术矫治、抗抑制和/或闪光治疗对恢复双眼视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拔牙术中,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100例,观察其麻醉效果.显示碳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54.00±10.20s;盐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200.00±9.50s;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比较,前者潜伏期短,麻醉效果强.  相似文献   
7.
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494例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手术的效果。术后随访近期(1周)正位率(±5°)为81.78%;远期(≥6周)为81.14%。双眼视功能恢复率是近期45.48%,远期39.63%。以术后正位的404例计算手术量,平均每毫米矫正2.01°。讨论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手术量、评价标准和远期疗效的界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446例共同性斜视儿童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屈光状态。446例中,383例为内斜视,63例为外斜视。98%以上的内斜视者为远视或远视散光。先天性和非调节性内斜视中,约一半病例为轻度远视,平均屈光度分别为+3.18和+3.35度。调节性内斜视中,93%的患者有3度以上远视,平均屈光度+5.99度。调节性内斜视的远视度比其他斜视的高(P<0.01)。本组病例中,约40%有屈光参差,最高者两眼相差7度,但80%相差不超过2度。连续2~9年观察136例屈光度的变化,其中55.51%无变化,但12.87%屈光度递增。85例调节性内斜视分为7岁以上和7岁以下两组,7岁以下组有15.85%的屈光度递减,而17.08%递增;7岁以上组则为51.14%递减,而5.68%递增。两组问的差异显著(P<0.001)。我们认为屈光度的变化和眼球的发育有关。有些先天性内斜视伴有较高远视,戴镜后可矫正至正位。作者提出可能是先天性和调节性的混合性内斜视,值得进一步观察。从本组内斜视病例的远视或远视散光占绝大多数,且远视度亦比普通儿童高。因此,远视和斜视发生的关系不容忽视。外斜视的屈光状态很分散,尚未能总结出其规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是很罕见的眼病。自Stieren(1903)报告第一例以来至1971年止,国外眼科文献仅见10例,国内赫雨时等(1983)报告10例。现将本院例2报告如下。例1 易×女 28岁住院号37301生后几个月发现右眼上斜,随年龄而加剧,并出现外斜。1981年来诊。无其它眼病或外伤史,无家族病史。检查:视力:右眼0.9—0.50DC×180°1.5,左眼1.5。双眼球前段及眼底均未见异常,注视远方右  相似文献   
10.
闪烁红光治疗弱视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一种较新的弱视疗法—闪烁红光法治疗53例84眼弱视的临床结果,同时以随机原则用后象疗法治疗53例79眼弱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闪烁红光组33.3%痊愈,51.2%进步,15.5%无效;12例旁中心注视最终有11例转变为中心注视。后象疗法组12.7%痊愈,37.9%进步,49.4%无效,12例旁中心注视最终有6例转变为中心注视。二种方法的疗效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前者比后者优越。本文还对闪烁红光法与文献的其它疗法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这一疗法治疗弱视的机理。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和疗程短的弱视疗法,既可提高视力又可转变注视性质,其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