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癌p16基因表达与突变的对比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16蛋白表达与p16基因突变在鼻咽癌发生中的作用,以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鼻咽癌中p16蛋白表达状况;采用多重PCR法检测鼻咽癌中p16基因第二外显子可能的缺失突变.结果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鼻咽癌组中55.3%(26/47),慢性鼻咽炎8%(2/25),鼻咽癌组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慢性鼻咽炎组(P<0.001);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缺失突变鼻咽癌组中纯合缺失突变率34%,而相应的癌旁组织未检出(P<0.001);鼻咽癌p16蛋白表达缺失率高于p16基因外显子2缺失率.结论鼻咽癌的发生不仅与p16基因表达缺失和突变密切相关,而且p16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方面的变化。方法256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28例,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与同年龄段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结构改变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的方法,将单纯药物组患者设为对照组,增加氦氖激光组患者为实验组; 量化并比较患者眼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后第10d,药物治疗过程中联合氦氖激光实验组皮肤水疱均结痂,且在第5d疼痛明显缓解(χ2=4.03,P<0.05); 实验组角膜炎明显好转(t =4.227,8.208; P<0.01)。实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χ2=4.49,P<0.05)。本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眼部及全身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氦氖激光可提高药物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5年3月间,因PACG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并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Phaco+101)术、小梁切除(Trab)术、及联合Phaco+Iol+Trab术的189名患者(266只眼)的中医证型及其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1、PACG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分为肝郁气滞、阴虚火旺、肝胆火炽、湿热内蕴、脾虚湿困五型;2、PACG的中医证候分布以肝郁气滞型为最多(45%);3、PACG以肝胆火炽型的人院时眼压最高(40.96±27.02mmHg),肝胆火炽型术前1天、术后1周眼压、术后1年时眼压均最低(13.05±5.12mmHg、11.74±2.07mmHg、12.56±1.9mmHg);湿热内蕴型的术前1天眼压、术后1周眼压、术后1年时眼压均最高(18.54±9.90mmHg13.69±3.25mmHg13.83±2.02mmHg)。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散血明目片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缺血综合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的方式,根据入组患者既往是否使用活血祛瘀药物治疗情况分层,再分组,并予以相应治疗干预3周期后,通过视力、视野、眼部彩超等改善情况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各实验组在综合疗效、视力、平均视敏度下降、FFA动、静脉充盈时间、CDI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所改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散血明目片联合复方樟柳碱对眼缺血综合症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联合用药的疗效对既往未接受相关药物的患者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羊膜移植联合冷冻术与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的近中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蚕食性角膜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A组采用羊膜移植联合冷冻术,B组采用板层角膜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视力、术后恢复情况、疼痛感、并发症、近中期预后。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比A组高。A组与B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视力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视力有差异(P <0.05);②A组与B组视力有差异(P <0.05),A组与B组术后视力相比术前视力好,相对恢复效果好;③A组与B组视力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13.26±2.47)d,B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10.05±1.45)d,B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A组短(P <0.05)。A组羊膜溶解脱落时间为(8.78±1.03)d。两组角膜/角膜植片透明度分级、溃疡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角膜植片透明度分级轻于A组,溃疡愈合率高于A组。两组可见角膜新生血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 <0.05);②A组与B组VAS评分有差异(P <0.05),A组与B组视力相比术前VAS评分比较低,缓解疼痛效果较好;③A组与B组视力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两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及3年原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A组低,术后1年及3年原病复发率比A组高。结论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蚕食性角膜溃疡更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溃疡愈合、提高视力、缓解患者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羊膜移植联合冷冻术近中期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不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进行雷珠单抗治疗的DME患者(本院于2020-02/2022-02收治)作为雷珠单抗组,同期45例进行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作为康柏西普组。其中雷珠单抗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康柏西普组给予视网膜光凝术联合康柏西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疗效与不同OCT分型的关系。结果:两组黄斑水肿改善时间、视网膜厚度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及眼底出血吸收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IL-6、VEGF、BCVA值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MT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雷珠单抗组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方法 58例68只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分为两组,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8例34只眼,无糖尿病患者30例34只眼,均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先以531 nm绿光在虹膜面作预光凝,光斑直径100 μm,时间0.2 s,功率200~300 mW,点数20~30;再用波长1 064 nm Nd:YAG激光在原激光斑处透切虹膜,能量2~6 mJ,单脉冲4~10次.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治疗前1 h及治疗后1周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早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化有显著差异.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间歇期患者,虽然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但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发白内障经各种方法治疗后仍不能降低眼压者30例(30眼)为临床试验组,经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者60例(60眼)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两组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手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平均消退时间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2.5±4.5)d及(4.2±2.3)d。术后6个月,试验组手术成功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93.3%(56/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89)。两组均未发生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大泡性角膜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但术后反应持续时间较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6岁。于2011年4月8日在我院行双眼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前近视右眼:-6.25 DS/-0.50 DC×30°矫正1.0;左眼:-6.50/-0.50×145矫正1.0。A超查角膜中央厚度:右眼487μm,左眼491μm。术前眼压:右眼17 mmHg;左眼16 mm Hg。术后常规用典必殊滴眼液qid,爱丽滴眼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