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评估单纯行玻璃体切除术对外因性细菌性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外因性细菌性眼内炎21例(21只眼),其中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只眼,眼球穿通伤后20只眼。均作睫状体平部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术,晶状体混浊者一并切除,若有球内异物一并取出,伴视网膜脱离者,重水或气/液交换复位视网膜后行眼内炎光凝、长效气体或硅油填充以及巩膜环扎,术中灌注液内不加入庆大霉素,术毕不作玻璃体腔注药,术后联合抗生索和激素静脉用药。结果 炎症控制20只眼,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0只眼,有效率为80.95%。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对严重细菌性眼内炎而言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夏天无滴眼液对低度近视眼调节参数及瞳孔大小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为6~15岁的近视患者50例,随机分为复方托吡卡胺组(EDCTC)及夏天无组(EDCDP)各25例,采用Tracy i Trace视觉功能仪测量EDCDP组和EDCTC组的调节刺激反应同时检查两组给药前后的瞳孔直径,比较右眼注视33 cm视标给药前后的调节刺激反应以及瞳孔大小。结果:夏天无组给药前后调节刺激反应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复方托吡卡胺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调节麻痹作用与复方托吡卡胺相当。夏天无组给药前后瞳孔大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其没有明显扩瞳作用。结论:夏天无滴眼液具有显著的调节睫状肌麻痹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扩瞳产生的不良反应,适合作为一种临床治疗低度近视的药物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最宝贵的感觉器官,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关注学生的用眼问题,就是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然而,生活中我们常看到孩子放学后只顾埋头玩手机、抱着IPAD等电子产品不撒手、经常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殊不知,儿童时期的眼病对儿童视力发育危害极大。儿童眼睛的健康也离不开父母的关注,如果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学者对阅读困难的病因意见不一,有人认为阅读困难是由于人类早期视觉发育障碍所致。作者对有关阅读困难在视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非斜视性复视的病因分布情况。方法: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非斜视性复视患者69例,常规检查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及眼底情况,检查患者单眼和双眼的运动情况,检查双眼视功能、同视机检查融合功能、马氏杆检查。根据病史,眼科专科检查,全身相关检查及相关科室会诊意见,分析病因分布情况。结果:集合不足是最多见的原因,集合不足32例,翼状胬肉术后(角膜散光)8例,早期白内障8例,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半脱位4例,后发性白内障3例,青光眼术后(虹膜根部离断)2例,黄斑前膜2例,视网膜脱离术后2例,玻璃体液化1例,玻璃体后脱离1例,外伤致双瞳1例,病理性高度近视术后1例,原因不明4例。结论:以复视为首发症状的非斜视性复视中,集合不足是最多见的原因。单眼复视和双眼复视比例相当,中青年和老年复视发病比例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The Cocharane Library、EMbase、CBM、万方、CNKI等数据库,全面收集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及非随机的前瞻性同期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14年5月,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323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角膜塑形镜在控制眼轴增长方面明显优于框架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D= -0.25,95%CI(-0.32,-0.19),P<0.00001 ]。角膜塑形镜组玻璃体腔深度延长少于框架镜组(P<0.001)。角膜塑形镜组出现6例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1例角膜浸润,1例结膜充血。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明显控制低度近视儿童的眼轴增长,角膜荧光染色阳性是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阅读障碍与视觉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多年来对于阅读障碍的病凶及发病机制,不同学者意见不一.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阅读障碍是由于人类早期对于视觉及语音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能力的发育障碍所致,即以下两种神经行为学假说:语音加工缺陷假说;基本感知觉加工缺陷假说.同时患者还伴随一定程度的神经结构功能异常,主要表现在视觉大细胞系统上.本文就目前阅读障碍在视觉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儿童配戴多焦点角膜接触镜前后角膜屈光力分布情况,并分析戴镜后角膜屈光力与眼轴增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视光诊疗中心就诊行多焦点角膜接触镜验配并完成1年随访的8~14岁儿童20例 (40眼)。使用Medmont测量双眼戴镜前及戴镜30 min后角膜形态,手动收集角膜各位点上的切向屈 光力。收集角膜4个轴方向(鼻侧:N;颞侧:T;上方:S;下方:I)及中央处角膜屈光力。4个方位均为距离角膜顶点1~3.5 mm范围,以0.5 mm为间隔,记录为N/T/S/I(1/1.5/2/2.5/3/3.5);同时收集戴镜后4个方位角膜最大屈光力值及角膜顶点处屈光力,并收集同样位置戴镜前角膜屈光力值,记录为N/T/S/I(max)。将各位点角膜屈光力与角膜顶点屈光力的差值定义为相对周边屈光力,角膜最大屈光力值与角膜顶点屈光力差值定义为相对最大屈光力。使用IOLMaster测量初始及戴镜1年后双眼眼轴长度。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角膜相对最大屈光力值及其改变量与眼轴改变量的相关性。结果: 角膜周边各位点屈光力较中央屈光力弱。戴镜后水平方向上,除了N2.5、N3及N3.5之外的位点,其余位点相对周边屈光力显著增加;垂直方向上,除了S3、S3.5及I3.5之外的位点,其余位点相对周边屈光力显著增加。配戴多焦点角膜接触镜1年后,眼轴增长(0.28±0.21)mm。戴镜后角膜相对最大屈光力较戴镜前显著增加,其中初始年龄及等效球镜度(OR=0.393,F=3.447,P=0.042)、戴镜前后 Imax改变量(OR=0.157,F=7.057,P=0.011)及戴镜后相对Imax(OR=0.108,F=4.583,P=0.039)对眼轴增长有显著影响。结论:配戴多焦点角膜接触镜后,由相对周边正屈光力朝正屈光力改变。除年龄及等效球镜度外,戴镜后下方角膜相对最大屈光力及戴镜前后相对最大屈光力改变量对眼轴增长有显著影响,推测与戴镜后显著减少眼球相对周边远视离焦量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Ahmed青光眼阀门 (AGV)植入物手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探讨其手术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 对 3 0例顽固性青光眼施行Ahmed青光眼阀门植入术 ,其中包括 1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例假晶状体性青光眼 ,4例无晶状体性青光眼 ,6例有滤过性手术失败史的青光眼与 4例伴有葡萄膜炎的青光眼 ,术后随访 3~ 18个月。结果 在术后平均 (9± 4)个月的随访期间眼压由术前的 (41 40± 8 0 3 )mmHg下降到 (2 0 55± 9 53 )mmHg ,总有效率为 86 7% ,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率占 85 7% ,其他类型有效率占 87 5%。手术并发症包括短暂性浅前房 ,脉络膜脱离 ,引流管内口堵塞等。结论 Ahmed青光眼阀门近期疗效高于其他房水引流植入物 ,可使因引流过畅所致的并发症明显减少 ,为治疗顽固性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