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9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琼脂糖珠包埋DNA修饰结合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1].我们应用该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p33生长抑制基因1b(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01例直肠癌行保肛手术的患者,其中包括是否有术前合并症,吻合方式、吻合器使用、病理类型,肿瘤与肛缘距离等,分析吻合口漏的原因。结果本组26例发生吻合口漏,其发生率为8.6%,男女分别为14、12例,平均年龄56岁。本组吻合口漏与直肠癌术前合并肠梗阻,肿瘤距离肛缘的距离,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低蛋白、吻合方式、使用吻合器、术中放置肛管、肿瘤大体病理、Dukes分期等均无关。结论注重预防或处理好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避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方法提取人粪便进行DNA检测的效果。方法收集108例研究者的粪便,采用粪便DNA提取试剂盒及酚一氯仿法提取DNA,比较两种方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采用酚.氯仿的方法及试剂盒提取的DNA浓度分别为(232.51±41.24)ng/μl、(67.35±13.17)ng/μ1(P〈0.01);试剂盒提取粪便DNA在纯度(0D260/280)、溶液澄清度及电泳结果等方面,均高(优)于酚.氯仿提取的DNA(P〈0.01)。酚-氯仿及试剂盒首次提取的DNA能进行PCR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5%(1/20)和91.67%(99/108)(P〈0.01)。另有9例采用试剂盒未能提取足够的DNA量,加大粪便量后,再次提取的DNA能够满足实验要求。结论试剂盒提取的DNA质量较高,能满足DNA甲基化检测的条件。酚一氯仿的提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才可能获得质量较高的DNA。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采用缝合技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为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保肛术式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缝合技术处理肿瘤远端肠管,切除的肠管及肿瘤经肛门取出,再经肛门置入吻合器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收集2004~2010年诊治的资料齐全的小肠间质瘤2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包块、腹部胀痛、解黑便。肿瘤源于十二指肠3例,空肠18例,回肠5例,浸润邻近器官2例,伴远处转移4例。免疫组化:CDll7、CD34、Desmin、Aetin、S-100、NSE阳性率分别为96.2%、76.9%、3.8%、23.1%、0.0%、26.9%。22例行根治术,均获得随访,10例死亡,平均生存时间50个月。小肠间质瘤26例与同期诊治的胃间质瘤46例各免疫组化指标、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肠间质瘤与胃间质瘤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术前合理选择辅助检查方法很重要,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方法以降低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腹股沟区血清肿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中心2015-06~2015-11收治的20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病例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血清肿发生。随访1~4个月,无睾丸鞘膜积液或精索鞘膜积液发生。结论腹腔镜无张力修补联合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股沟疝可能会解决术后血清肿并发症问题,尚需要大样本、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论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粪便DNA检测是目前除粪便隐血试验以外唯一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便和无创性的特点。该研究无论在人群筛查还是疾病诊断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本文主要从粪便中DNA突变检测及甲基化检测介绍近年来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诊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琼脂糖珠包埋DNA修饰结合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1].我们应用该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p33生长抑制基因1b(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  相似文献   
10.
琼脂糖珠包埋DNA修饰结合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1].我们应用该方法检测大肠癌细胞株中p33生长抑制基因1b(p33ING1b)启动子甲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