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99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眶骨膜脑膜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又回顾13例原发于眶骨膜脑膜瘤病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CT典型表现可提示组织学诊断。强化CT可证实颅内是否有病变。超声学检查无特征性表现。治疗以手术广泛切除肿瘤及增生骨为主,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2.
牵牛花综合征影像学诊断四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牵牛花综合征的特征是视乳头漏斗样凹陷,周边倾斜扩大,其外环绕一脉络膜、视网膜萎缩带,形似牵牛花。视乳头中央可见胶质组织,视网膜血管异常,无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根据眼底特征性改变不难诊断,但在屈光间质不清时则诊断困难。现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收治的4例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的B超及CT检查特异性影像学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白内障眼视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的超声波测量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何彦津,宋国祥,信惠敏,肖利华,唐东润,汪东,张文静我们于1991-1994年利用A型超声波生物测量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2人,145只眼的视轴长度、晶体厚度及前房深度,进行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眼眶瘘管形成的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37例眼眶瘘管患者的病因、瘘管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因异物存留引发瘘管形成21例,包括植物性异物17例、医源性异物3例、花炮异物1例;眼眶囊肿9例,包括皮样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额窦黏液囊肿l例;眼眶感染性炎症6例,包括骨髓炎5例、眼眶脓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瘘管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复杂,但具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手术清除病灶,切除瘘管为主,同时治疗毗邻结构病变,消灭复发根源.结论 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病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和骨髓炎,其发病机制包括感染性炎症、先天性发育异常、手术及肿瘤.B型超声、CT、MRI检查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判断病因,分析瘘管特点,是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根除瘘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自体脂肪移植在临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脂肪移植后组织学变化,脂肪存活机制以及脂肪移植体成活情况已有很多研究报道。在眼科临床主要应用真皮脂肪移植和颗粒脂肪移植,主要用于矫治各种眼球摘除术后眼窝塌陷、眼睑凹陷畸形、眼部皱纹等。本文就脂肪移植后基础研究以及眼科临床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的眼眶瘘管患者37例.结果 37例中异物引发的21例.眼眶囊肿引发的9例.眼眶感染性炎症引发的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如瘘管可排出脓液、豆渣样物及澄清液体,分别提示感染性炎症、皮样囊肿及非感染性因素.结论 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和骨髓炎.  相似文献   
7.
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疾病,病因不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及手术治疗等。近年来开始应用生物治疗。本文旨在概述眼眶炎性假瘤的现代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细针抽吸活检对眼内肿瘤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针抽吸细胞学活检对眼内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眼内肿瘤17只眼行细针抽吸活检(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其中6只活体眼,11只离体眼,共50个针道。进针部位为角膜缘内或睫状体扁平部。结果50个针道抽吸物涂片均有阳性发现,阳性率100%。16只眼病理组织学证实细胞学的诊断。结论研究认为FNAB对眼内肿瘤诊断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眼眶瘘管形成的原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对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的37例眼眶瘘管患者的病因、瘘管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逐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中因异物存留引发瘘管形成21例,包括植物性异物17例、医源性异物3例、花炮异物1例;眼眶囊肿9例,包括皮样囊肿5例、表皮样囊肿3例、额窦黏液囊肿l例;眼眶感染性炎症6例,包括骨髓炎5例、眼眶脓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瘘管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复杂,但具有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手术清除病灶,切除瘘管为主,同时治疗毗邻结构病变,消灭复发根源.结论 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病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和骨髓炎,其发病机制包括感染性炎症、先天性发育异常、手术及肿瘤.B型超声、CT、MRI检查对病灶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判断病因,分析瘘管特点,是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根除瘘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