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69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23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63篇
  4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9个城市(简称九市)4~7岁儿童乳恒牙替换及其与体格生长的关系,分析恒牙发育长期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4~7岁儿童为调查对象,于2015年6—10月在北京、哈尔滨、西安(北片),上海、南京、武汉(中片),广州、福州、昆明(南片)九市进行横断面调查,共37973名儿童,其中男19035名,女18938名。6岁以下每6个月为1组,6~<7岁1岁为1组。现场检查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情况,测量身高、体重等,并依据2009年中国儿童生长标准计算体格指标Z分值。采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方法计算换牙年龄。不同性别、地区、年龄分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并利用199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乳恒牙替换相关数据,分析恒牙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九市37973名儿童随着年龄增长换牙率逐渐增加,从4.0~<4.5岁的0.6%(42/7568)增长至5.5~<6.0岁的30.3%(2295/7583),6.0~<7.0岁达到74.5%(5680/7627)。除4.0~4.5岁组外,无论城郊男童换牙率均低于女童(P均<0.05);城区换牙率(男5.5~<6.0岁、女4.5~<5.0岁组之后)略高于郊区,如6.0~<7.0岁组男童城郊分别为74.2%(1427/1924)、69.2%(1305/1885)(χ2=11.446,P<0.01)。九市儿童换牙年龄为6.00(95%CI:5.98~6.01)岁。换牙年龄的第3~97百分位变化范围为4.88~7.11岁。女童中位换牙年龄(5.94岁)早于男童(6.06岁);城区(5.94岁)早于郊区(6.05岁);北片(5.97岁)、中片地区(5.97岁)略早于南片地区(6.05岁)。已换牙儿童体重、身高、体质指数Z分值均高于未换牙儿童(0.35±1.17比0.03±1.13、0.32±1.00比0.03±1.02、0.23±1.16比0.04±1.13,t=20.81、21.67、12.09,P均<0.05)。与1995年相比,2015年5.0岁以后儿童换牙率明显提高,如城区男童6.0~<7.0岁组1995年为63.8%(1146/1796),2015年提高至74.2%(1427/1924)(χ2=46.748,P<0.01);中位换牙年龄2015年较1995年提前0.24岁。结论九市4~7岁儿童换牙年龄女童早于男童,城区早于郊区,北、中片早于南片地区。换牙早晚与体格生长水平有关。近20年换牙年龄存在小幅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医源性面瘫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其发生原因、处理措施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几种手性药物对映体的HPLC分离与生物样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CHIRAL-AGP柱,通过优化色谱条件,以HPLC法对3种手性药物SFZ-47〔(±)-3H-1,2-二氢-2-(4-甲基苯胺基)-甲基-1-吡咯里嗪酮〕,KMBZ-009〔(±)-反式-4-苯基-5-(邻氯苄基)-吡咯烷酮-2〕和地丙苯酮〔(±)-2′-(2-羟基-3-(特戊胺基)丙氧基)-3-苯基苯丙基酮〕进行了对映体的直接分离,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动物血浆样品中SFZ-47的对映体,对其药物动力学的对映体选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初步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在急性/亚急性重症颅内静脉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10例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凝治疗的急性/亚急性重症CVT患者,对治疗前后及出院3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情况和血清、脑脊液炎症指标及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2周,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P<0.05),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P<0.0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P<0.01)和脑脊液IL-6浓度(P<0.01)均明显下降;与入院时基线值相比,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P<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  相似文献   
5.
对32例再障患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及血粘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再障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异常改变(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再障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再障患者的Hb与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本对100例健康胎儿脐带血血清中六种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锰)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提示,所测的六种元素含量在男,田性胎儿之间似无明显差异(P>0.05),与成人比较,胎儿的锌,铁,锰含量高于成人,铜,钙含量低于成人,镁含量与成人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浓度地佐辛加丙泊酚麻醉对行无痛肠镜治疗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行无痛肠镜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予以0.05 mg/kg地佐辛+丙泊酚麻醉,乙组予以0.1 mg/kg地佐辛+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乙组丙泊酚用量低于甲组,且乙组苏醒时间短于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甲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治疗患者的麻醉中效果显著,但0.1 mg/kg地佐辛+丙泊酚安全性更高,可有效降低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满足临床麻醉需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联合应用专题研讨课(Seminar)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的实施效果。方法:在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Seminar-CBT教学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结合Seminar-CBT教学法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优于对照组(P<0.05),Seminar-CBT教学法的教学反馈各条目积极评价率均在85%以上。结论:Seminar-CBT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操作性和可行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内科护理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S)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CAA)及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60余家医疗机构采集血液样本后送至本院完成NIPS的50 975例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分娩年龄为13~54岁,高龄孕妇(分娩时年龄≥35岁)为17 216例(33.77%),血样标本采集时,孕龄为10~36孕周。根据血清学筛查结果、孕妇年龄、妊娠史/家族史,将其分为高风险组[n=22 852,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孕妇(+)、不良孕产史/家族史者纳入(+),至少满足其中一项者],中风险组[n=4 584,血清学筛查结果中风险/临界风险(+)、胎儿超声检查软指标异常(+),至少满足二者之一者]和低风险组(n=23 539,无上述风险因素者)。对于NIPS提示高风险者,采用介入性产前诊断,进行胎儿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桂妇保院医伦审[2020]9-2号)。 结果①50 975例接受NIPS孕妇中,702例NIPS筛查结果显示高风险,高风险率为1.38%。其中21-、18-、13-三体高风险率分别为0.34%(175/50 975)、0.13%(67/50 975)和0.12%(63/50 975),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SCA)高风险率为0.40%(205/50 975),罕见染色体数目异常(RCA)高风险率为0.19%(96/50 975),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NV)高风险率为0.19%(96/50 975)。②在702例NIPS高风险者中,对555例(79.06%)孕妇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MA,93例(16.76%)拒绝进行产前诊断,42例(7.57%)因为流产或已引产而未进行产前诊断,NIPS结果为高风险孕妇的失访率为1.71%(12/702)。555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胎儿中,271例阴性胎儿的NIPS和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基本一致,284例假阳性中,16例胎儿的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为染色体异常,但与NIPS高风险结果不一致。③21-三体、18-三体、13-三体、SCA、RCA和CNV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9%(137/161)、57.14%(28/49)、16.67%(9/54)、42.31%(66/156)、5.56%(4/72)和42.86%(27/63)。④16例经介入性产前诊断未检测到NIPS所提示的高风险结果,却检测到其他异常结果。其中,4例21-三体高风险胎儿中,3例检测到CNV,1例为21号染色体复杂的结构变异;1例18-三体高风险胎儿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提示为21-三体;2例13-三体高风险胎儿中,1例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嵌合体,另1例为CNV;3例SCA高风险和2例RCA高风险胎儿中,均检测到其他染色体的CNV;4例CNV高风险胎儿中,1例检测到47,XYY,3例为其他染色体的CNV异常。 结论NIPS对于21-、18-、13-三体等常见CAA的筛查具有较高临床实际应用价值。NIPS对于性染色体单体、RCA及CNV的筛查阳性预测值偏低,但是结合产前超声等相关检查,可为遗传咨询和进一步介入性产前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潘库溴铵静脉局部麻醉能否降低利多卡因的剂量。方法:80例前臂和手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分成二组,用0.6ml/kg的0.25%利多卡因(1.5mg/kg)混合1ug/kg芬太尼-0.5mg潘库溴铵或者0.5%利多卡因(3mg/kg)进行静脉局部麻醉。每5min1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至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松开止血带后,每5min1次,测量感觉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记录术后镇痛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两组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有明显差异,A组明显快于B组(P<0.05),松开止血带后,感觉和运动恢复时间,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镇痛时间,两组间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5%利多卡因混合芬太尼-劣库溴铵具有0.5%利多卡因相同的静脉局部麻醉效果,可减少局麻药剂量和潜在系统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