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展社区卫生工作首先要明确医疗服务市场[1] 的形势和充分了解市场需求 ,结合实际、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优势、采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我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健康服务为切入点 ,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六大功能”的思路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形成了以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枢扭 ,15间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社区健康服务网络。使我院社区卫生工作保持了持续有序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 我镇卫生情况及需求1 1 厚街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病人出院跟踪服务在医院营销中的作用.方法每一位病人出院后都建立病人小档案,在出院后的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内进行电话随访或者上门随访.结果医院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结论实施病人出院跟踪服务,可以加强医院的营销,有利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试行出院随访服务 实践医院营销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索病人出院跟踪服务在医院营销中的作用。方法每一位病人出院后都建立病人小档案,在出院后的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内进行电话随访或者上门随访。结果医院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结论实施病人出院跟踪服务,可以加强医院的营销,有利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围生期护理在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将孕24周以上获得随访的初产妇5647例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833例,对照组2814例。研究组采取围生期护理心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两组的发病率、抑郁症出现时间及病程作对比。结果研究组发病率、发病时间及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有助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 2 0 0 2年起在部分科室探索并逐渐形成了医、护、患三位一体联合查房模式 ,三方参与医疗的决定和实施 ,共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同时对比分析其实施前后病陪人对诊疗措施的知晓率、对临床科室医疗工作的满意率、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变化 ,并经统计学处理后三项结果P值均 <0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新的查房模式可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 ,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医患关系 ,提高了医疗质量 ,消除医疗纠纷的隐患 ,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患"三位一体"查房对高血压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护理专家Mishel的Muis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医护患"三位一体"查房能降低高血压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其有效的应对方式,降低死亡率,提高其生存质量.结论医护患"三位一体"查房在临床中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应该不断加以深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庆瑜 《护理学报》2006,13(7):30-31
脑性瘫痪是围产期各种原因所致的主要神经系统伤残综合征,不仅表现为中枢神经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和视力、听力、语言障碍,癫疒间、智力低下、行为异常、感知障碍等[1]。脑性瘫痪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 ̄4‰[2]。由于脑性瘫痪患儿的病程长,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家人的支持,社区康复和家庭护理适应了这一需求。许多学者在此领域也已作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现将脑瘫儿童社区康复护理现状和发展情况综述如下。1脑瘫儿童治疗方法在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为1…  相似文献   
8.
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宏艳  龚远红  陆琳 《当代医学》2011,17(19):124-12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并且进行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的循证护理方法。结果 360例调查对象中,遵医性较好者有160人,仅占44.4%;遵医性较差者2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6%。遵医性较好组的循证护理效果更好,血压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性不高。坚持循证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才能有效控制血压,使预后指标得到转归,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脑出血CT定位微创置管引流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使护理能有预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探讨21例脑出血患者床边微创置管引流的常规准备,三维定位正确操作及术后细致的护理。结果1例患者术后3d自动出院,其余20例痊愈出院。结论脑出血致残率高,通过应用CT定位微创置管引流及周密细致的术后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及有效的人文关怀,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两种可吸收髓内钉治疗掌指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可吸收髓内钉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02年12月,对60例手部掌、指骨干骨折复位后用可吸收髓内钉内固定,其中开放性骨折52例,闭合性骨折8例.骨折位于掌骨24例,近节指骨22例,中节指骨14例.急诊手术47例,择期手术13例.分别用消旋聚乳酸(poly-DL-lactic acid,PDLLA)24例,PDLLA混合壳聚糖36例.术后对两种髓内钉固定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术后均获随访4~11个月,平均6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晚期排异反应现象,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6~16周,平均8周.PDLLA髓内钉固定组:24例中有8例出现排异反应,多见于术后3~4周内.其中6例窦道形成,于反应出现5~10天取出PDLLA钉,改用克氏针重新固定或树脂绷带外固定后,骨折于8周内达骨性愈合;另2例经药物治疗25天后,反应消失,骨折于14周愈合.余16例未出现排异反应,伤口Ⅰ期愈合.PDLLA混合壳聚糖髓内钉固定组:36例中有1例于术后19天出现排异反应,药物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余35例未出现排异反应,伤口Ⅰ期愈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LLA可吸收髓内钉适用于掌、指骨干骨折内固定,其降解过程中产生酸性产物可引起排异反应.PDLLA钉中混合适当比例的壳聚糖,可加强材料的强度,在降解中中和酸性产物,减少早、晚期炎性反应,临床治疗效果较单纯使用PDLLA钉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