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3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存活率96.297%(32/33),死亡1例。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32例患者获3个月随访,生活完全自理12例(37.50%),部分自理16例(50.50%),不能自理4例(12.502%),植物状态1例(3.13%)。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沙吖啶注射液配合米非司酮片终止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妊娠14~27周的中期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口服,观察两组产妇宫缩开始时间、宫缩开始至产程结束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产后1d复查B超,根据两组产妇胎儿与胎盘排出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后宫颈成熟度采用Bishop评分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产妇用药后宫缩开始时间、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引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Bishop评分为(8.72±2.05)分,对照组为(5.12±1.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沙吖啶注射液配合米非司酮片终止中期妊娠,可缩短胎儿及胎盘的排出时间,完全引产率高,而且引产后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5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成功率92%,对照组成功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在用药后5d开始下降,对照组于用药后10 d开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亦逐年增加,特别是国家取消强制性婚检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较往年明显增加。现将本院2005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以探讨妊娠期梅毒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妊娠期治疗对预防先天性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12—2013-01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接受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专职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随访半年比较2组血压监测、合理用药及饮食锻炼的依从性及血压的控制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各项指标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平均血压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衰老又称老化,是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以多个器官系统随年龄增高而缓慢地进行性减退为其特征,属于生命周期中的正常过程之一。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到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5%。人类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完善逐渐延长。由于老龄人口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在鼻前庭囊肿治疗中的可行性、手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观察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及治疗效果等。结果36例鼻前庭囊肿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前庭囊肿完整切除,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无上唇麻木肿胀,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前鼻孔狭窄等。结论鼻内镜下鼻前庭囊肿切除术临床疗效确切,无复发,操作简便,创伤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放置IUD后异位妊娠3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晓华 《山东医药》2007,47(24):121-121
2004年1月~2006年7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34例,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发生异位妊娠者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载脂蛋白A‐1(apoA‐1)介导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的实验方法。方法人单核细胞THP‐1用160 nmol/L佛波酯(PMA)诱导24 h分化为贴壁巨噬细胞(PMA组),再用50μg/mL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处理48 h ,诱导巨噬细胞变成泡沫细胞(ac‐LDL组);加入含apoA‐1的1640培养基培养24 h(apoA‐1组)。油红O染色和HPLC法测定细胞内胆固醇水平,鉴定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采用 HPLC分析和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apoA‐1介导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结果 T 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经油红O染色后,细胞内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红色脂滴存在。胆固醇水平测定显示,ac‐LDL组内游离胆固醇、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水平明显高于 PMA组(P<0.01)。ac‐LDL处理细胞48 h后,ac‐LDL 组内总胆固醇水平为80.25μg/mg 细胞蛋白,胆固醇酯水平为47.65μg/mg 细胞蛋白,占总胆固醇的59.38%,与PM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HPLC分析和液体闪烁计数法结果表明,apoA‐1介导泡沫细胞内apoA‐1组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为5.63%和7.08%(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酶促反应结合 HPLC测定泡沫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方法,为后续研究细胞脂质代谢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手术广泛运用于临床,术后填塞材料众多,凡士林纱条、Merocel、瑞纳及硅胶管等[1]。对于填塞方法的改进也有了很多的论述,使用个性化填塞[2]、填塞物中加用利多卡因[3]等。对于如何拔除鼻腔填塞膨胀海绵才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与出血,我们做了一些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