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现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月3日至27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南山区4个社区的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4 134份有效问卷,男童2 144人(51.9%),女童1 990人(48.1%),3岁以下儿童2 412人(58.3%),3~6岁儿童1 722人(41.7%)。最近1年中,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率为4.30%。跌倒或坠落(65.2%)、钝器伤(11.8%)和烧烫伤(10.1%)是目前导致深圳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的性别(OR=0.566)、年龄(OR=1.822)和照料者的伤害预防态度得分(OR=0.671)是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伤害预防的相关部门和组织应结合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现况、特征和影响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某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因伤害住院儿童的情况,为儿童伤害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因伤害住院的儿童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深圳市南山区某医院共监测因伤害住院儿童病例1 052人次,占所有因伤害住院人数的7.27%,男女性别比为2.31:1,因伤害住院儿童病例数所占比例逐年下降。17、1和2岁儿童因伤害住院人数较多,10、9和11岁较少,10岁儿童人次逐年上升。伤害原因前4位依次为接触热和烫的物质(32.09%)、跌倒(23.07%)、暴露于无生命机械力量下(16.55%)和交通事故(14.04%);伤害造成后果前4位依次为烧伤和腐蚀伤(31.78%)、上肢损伤(21.52%)、头部损伤(15.00%)和下肢损伤(14.86%)。人次日均住院费用逐年增高,住院总费用与住院时长呈正相关(r=0.660),年龄与人次日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长呈正相关(r=0.392、0.142)。结论 深圳市南山区某医院不同年龄组儿童伤害的发生特点不同,伤害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男童多于女童,可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5—2018年深圳市南山区老年人伤害监测病例分布及特征,为预防控制老年伤害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伤害监测系统收集2015—2018年间因伤害首次在深圳市南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室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病例资料,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收集老年伤害病例10616例,男女性别比为1∶1.35;伤害发生原因前五位依次为跌倒/坠落(57.12%)、动物伤(13.97%)、刀/锐器伤(10.41%)、钝器伤(8.18%)、道路交通伤害(7.56%)。动物伤在各年份的占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45.71%);伤害发生时以进行休闲活动时为主(67.96%);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45.79%)、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8.23%)、骨折(12.79%)居多;伤害严重程度多数为伤势较轻,预后良好。结论老年伤害多发于女性,跌倒/坠落、动物伤及道路交通伤害是老年群体伤害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儿童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伤害监测信息管理平台收集的学龄前儿童伤害病例数据,分析伤害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6—2020年共报告学龄前儿童伤害患者29β328例,平均年龄(2.63±1.52)岁,男女性别比为1.49∶1,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9.86%),且多为轻度伤害(94.46%)。伤害发生年龄集中在1~<3岁(41.75%)。伤害多发于第四季度(27.32%)、一天中的16:00~20:00时(46.39%)较多。跌倒/坠落是伤害发生的首因(68.10%),其构成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1)。发生地点以家中(67.85%)、公路/街道(13.33%)、公共居住场所(8.47%)为主,并随年龄的增长,伤害发生在家中的比例逐渐减少,发生在公路/街道的比例逐渐增加(均P<0.01)。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90.23%)。伤害性质多为挫伤/擦伤(51.31%),其次为锐器伤/咬伤/开放伤(26.64%),其比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P<0.01)。伤害部位以头部(44.29%)为主。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主因,应根据年龄特征对学龄前儿童采取有效伤害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调查2015年1月1日深圳儿童安全座椅立法实施以来家长态度,儿童安全座椅总体知晓率、拥有率和使用率的变化,以评估深圳市南山区儿童安全座椅立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相同的调查问卷分别于2014年8月和2016年6月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按统一标准在深圳市南山区相同的5家幼儿园对家长(立法前1 148名,立法后1 168名)进行两次横断面调查。结果 立法后调查结果显示,有89.2%的家长支持儿童安全座椅立法,认为有必要强制执行;对于"立法是否有促进您对儿童安全座椅的关注、购买和使用"这三个条目,80%以上的家长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而且46.0%的儿童家长表示需要专业人员指导儿童安全座椅的选择、安装和使用。立法后,儿童安全座椅知识总体知晓率、拥有率、使用率分别提高了10.3%、33.5%和33.6%。结论 本研究显示深圳市南山区儿童安全座椅立法一年后,家长对立法的支持度较高。立法后儿童安全座椅总体知晓率、拥有率和使用率明显提高,表明此次儿童安全座椅立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心理渴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状况量表(包含人口学信息和毒品使用情况)、药物渴求问卷对住院戒毒的男性海洛因依赖者(海洛因组,157例)及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甲基苯丙胺组,140例)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甲基苯丙胺组戒毒时长明显长于海洛因组[(15.61±6.32)d vs(13.85±6.02)d,P0.05];协方差分析显示,甲基苯丙胺组渴求总分及毒品影响和渴求频率分明显高于海洛因组[(38.96±5.64)vs(36.89±8.03),(19.27±3.98)vs(18.05±5.04),(13.79±3.15)vs(12.55±4.24);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毒品时间、频率、种类及就业状况(β=0.261,0.230,0.190,-0.125)进入方程(P均0.05)。结论: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心理渴求水平高于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程度与使用毒品时间、频率、吸食毒品种类及就业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中小学生伤害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南山区8所小学、8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过去12个月内伤害的发生情况,共收回合格问卷为3 169份,采用 SPSS 22.0 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7.79%,男生伤害发生率(8.54%)高于女生(6.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5,P=0.054)。初中生伤害发生率14.50%,高于高中(5.29%)及小学生(5.37%)(χ2=72.554,P<0.01)。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学校(36.44%),其次是学校及家里以外的其他地方占33.60%,发生在家里的伤害占29.96%。伤害发生的前三位原因为跌倒/坠落(58.30%),刀/锐器伤(11.34%),钝器伤(10.5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年级”(OR=1.499,95%CI:1.195~1.881)、“走读”(OR=3.206,95%CI:1.975~5.203)、外地户籍(OR=1.416,95%CI:1.074~1.992)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母亲为照料者”(OR=0.702,95%CI:0.541~0.912)是伤害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 南山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呈现不同特点,应针对不同学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流动儿童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儿童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因伤害首次在深圳市南山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就诊的0~18岁流动儿童病例资料,对发生的原因、地点、性质、意图、严重程度及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流动儿童伤害病例11 806例,占总伤害病例数的5.7%,男、女童性别比为2.01:1.伤害发生原因前4位分别为跌倒/坠落(52.0%)、钝器伤(18.5%)、动物伤(14.9%)、刀/锐器伤(7.3%);伤害发生地点前4位分别为家中(44.4%)、公共居住场所(21.0%)、学校与公共场所(16.4%)、公路/街道(10.2%);伤害性质前4位分别为挫伤(53.2%)、锐器伤(34.0%)、扭伤/拉伤(7.8%)、烧烫伤(2.4%).不同年龄组儿童伤害原因、地点、性质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89,44.37,14.06,P值均<0.01).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9.0%);伤害的严重程度以轻微的浅表伤(96.0%)为主;伤害结局中,处理后出院占96.1%.结论 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特点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应采取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