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氯化锂对小鼠生殖和胚泡细胞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特征并对其毒作用机制做一切初步探讨。方法:以氯化锂为受试物,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进行小鼠生殖细胞遗传毒性试验。结果:氯化锂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着床前胚泡细胞微核率增加,结论:一定剂量的氯化锂对小鼠生殖和胚泡细胞具有遗传性毒性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4名TNT作业工人和20名病毒性肝炎患者及30名对照工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结果表明:TNT接触者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5年以上工龄组微核率明显高于1、4、8年工龄组;但TNT接触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本文证实:TNT可以导致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增高,引起染色体损害,长期接触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了156名三硝基甲苯(TNT)作业工人的眼晶体损伤情况,并分析了影响TNT损伤眼晶体的有关因素。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下的作业工人,晶体损伤检出率为18.84%,在最高容许浓度以上的作业工人,晶损检出率为26.44%,两者差异显著(p<0.01);工龄与晶损检出率呈密切正相关(r=0.99,p<0.01);TNT皮肤污染量小于每人每天20mg和大于每人每天20mg,其晶损检出率不同并有显著差别(p<0.01);尿TNT代谢产物排出量小于20mg/1和大于20mg/1,其晶损检出率分别为34.62%和42.86%,两者差别明显(p<0.01)。尿TNT代谢产物排出量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反映TNT慢性损伤是合理的。据此认为:进一步降低空气中TNT浓度,限制皮肤污染,缩短TNT接触工龄是防止TNT损伤眼晶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接触苯、甲苯作业女工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和T淋巴细胞(TLC)数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接触组女工血中SOD、LPO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LC计数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在WBC均值仍处正常范围对,SOD、LPO和TLC计数就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此提示,苯、甲苯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TLC的影响要早于WBC。因此,我们认为用SOD、LPO和TLC计数作为判断苯、甲苯对工人健康危害的早期监测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粒细胞减少是评价苯血液毒性的主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遗传毒理学等指标用于苯中毒研究,脂质过氧化与苯中毒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对接触苯、甲苯作业工人血中LPO、SOD 两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以探讨其在苯、甲苯危害监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神经行为功能在电焊工神经系统损害检查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选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验组合方法(NCTB),对354名电焊工及196名对照所进行的测验结果表明:(1)焊工组NCTB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工龄呈显著负相关,显示出接触水平与反应之间的关系;(2)5年~10年工龄组工人的神经行为功能即受影响,10年以上工龄者,其神经行为功能明显受影响,主要表现在Aiming、SAD及Dsy三项指标得分明显降低,表明电焊工肌肉的协调运动功能受影响较早:(3)焊工组NCTB测验得分与临床表现得分呈负相关,表明神经行为功能可反映电焊工神经系统受损的功能蓄积情况。认为Aiming、SAD、Dsy三项指标可作为电焊工神经系统受损的健康监护指标。  相似文献   
8.
制鞋行业中苯中甲苯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9.
锰对小鼠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染锰小鼠淋巴细胞 DNA损伤的情况。 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 3个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 ) ,给小鼠腹腔注射氯化锰 ,6周后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染锰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链断裂情况 ,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淋巴细胞 DNA损伤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氯化锰可引起小鼠淋巴细胞 DNA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观察氯化锂的遗传毒性特征并对其毒作用机制做一初步探讨。以氯化锂为受试物,昆明种小鼠为受试对象,分低(22.5mg/kg)、中(75.0mg/kg)、高(225.0mg/kg)3个不同剂量组进行小鼠体细胞遗传毒性试验。氯化锂经口灌胃染毒后,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P〈0.05);骨髓细胞微核率、胎肝细胞微核率增高(P〈0.05,P〈0.01)。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氯化锂对昆明种小鼠体细胞具有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