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液相竞争法测定62例不同程度肺心病患血清中的(TNF)-α肿瘤坏死因子,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肺心病心功不全加重而增加。(TNF)-α可能参与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桂芹 《河北医学》2014,(8):1369-1371
本文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相应的研究,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宫角妊娠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院管理年的不断深入,医疗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生命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是防范医疗纠纷、医疗过错的前题。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检验危重值项目、界限值,建立危急值报告程序,以适合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5.
临床上经常需要采集尿标本进行检验检查以协助诊断.以往对留置尿管患者采集尿标本,通常采取将引流袋内尿液放空,开放尿管,于尿液引流袋下方排尿孔下收集中段尿标本;或断开尿液引流袋与尿管的连接,于尿管末端收集中段尿标本.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可并发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肺水肿,肺出血而发生死亡。现将2 391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与侧卧位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对 60 例监测 CVP的病人,中心静脉导管前端在前胸壁的投影至右侧胸壁的垂直距离设为a,至左侧胸壁的垂直距离设为b,分别取右侧及左侧15°、30°、45°卧位,右侧卧位传感器在左侧腋中线时,CVP(右,左)=实测CVP+bsinα;左侧卧位传感器在右侧腋中线时,CVP(左,右)=实测CVP+asinα,分别将CVP(右,左)及CVP(左,右)与平卧时测得的CVP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VP(右,左)及CVP(左,右)与平卧位时测得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P与侧卧位角度存在相关性,根据方程CVP(右,左)=实测CVP+bsinα和CVP(左,右)=实测CVP+asinα可在侧卧位时得到与平卧位时一样准确的CVP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LAM)与干扰素(IFNα)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1比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予LAM和IFNα-2b治疗;LAM组单予LAM治疗;IFN组单予IFN治疗,疗程均1 a。结果:治疗1 a后,LAM组和IFN组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联合治疗的1 a疗效优于单用组,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9.
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亦称肺炎杆菌肺炎,已被人们认识一个世纪多,近20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又成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菌种,发病率居前三位,病死率较高[1]。为进一步认识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临床治疗情况,将收治的70例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男48例,女22例。年龄67±16岁。1.2基础疾病。70例中有基础疾病者65例(93%),其中胸肺疾病者47例,主要为慢支、肺气肿、哮喘、肺心病、支扩及肺癌等;脑血管意外11例;糖尿病、白血病及SLE各2例;直肠癌、胃癌、鼻咽癌及间质性肾炎各1例。1.3诱因及起病。70例中…  相似文献   
10.
急诊置胃管失败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是每一个急诊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如何正确、及时地置入胃管关系到洗胃的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临床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胃管置入困难、置管失败的情况。如果一次置管不成功,不但延误抢救时机使病情加重,而且还会损伤患者食道黏膜,增加患者对置胃管的恐惧和痛苦,以至造成插管失败的恶性循环。在连续快速置胃管技术应用之前,我院急诊科曾用一年的时间(2005年2月~2006年1月)对急诊置胃管失败现象做了专题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