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Ang-2及受体Tie-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方法:选取病理证实为EMs患者60例为研究组(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选取同期因不孕症等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3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Ang-2及受体Tie-2的表达。结果:①Ang-2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少数表达于间质细胞。Ang-2在EMs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位内膜同异位内膜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Ms在位内膜组分泌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增殖期(P<0.05);对照组增生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分泌期(P<0.05)。Ang-2在EMs在位内膜组、正常对照组的表达均随月经呈周期性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②Tie-2主要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Ms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Tie-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Ms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ie-2在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周期性,均为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结论:EMs患者异位及在位内膜中血管生成活跃,导致异位病灶组织中的血管数增加。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可能具有组织同源性。分泌期内膜更易在盆腹腔等处种植生长,增生期血管生成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方法:搜集孝感市中心医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82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作为研究组,包括研究A组在位内膜和研究B组异位内膜,再选取2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女性作为参照组,分析血管生成素为-2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1)研究A组和B组的增生期和分泌期血管生成素-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A、B组分泌期的血管生成素-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增生期,而参照组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2)研究A组和B组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受体Tie-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A、B组增生期的受体Tie-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3)研究A、B组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81.0%、66.7%显著高于参照组30.0%;研究A组的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80.5%显著高于研究B组65.9%,P0.05。(4)研究A、B组受体Tie-2的阳性表达率53.6%、61.0%显著高于参照组25.0%;研究B组受体Tie-2的阳性表达率61.0%显著高于研究A组53.6%,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可以有效诊断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误诊率17.6 %,保守治疗比例为84.3 %,保守治疗成功比例为 93.0 %,1例清宫术后转外院行子宫动脉栓塞,2例因清宫时出血多,中转开腹,行腹式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加子宫修补术;直接手术治疗8例,其中7例行子宫瘢痕妊娠物清除术加子宫修补术,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 子宫瘢痕妊娠应及早诊断,一旦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B超及血HCG的结果,采取适宜的治疗.药物治疗后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248例分娩后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电刺激治疗,一组加用盆底肌康复训练,包括自主性收缩训练和阴道哑铃训练.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电刺激组PC肌肌力分别为(4.2±0.7)、(3.3±0.5),尿失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7 %、71.8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效果,改善产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37例病因与CT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年 10月至 2 0 0 0年 8月 ,本文对我院儿科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部CT扫描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 137例患儿进行了病因相关因素及CT分析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HIE137例 ,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病例的 16 .3 % ,男 97例 ,女40例。胎龄 <37周 19例 ,>37周 118例(其中 >42周 4例 )。出生体重 <2 5 0 0g2 2例 ,>2 5 0 0g115例 (包括 >40 0 0g3例 )。经阴道产 88例 (包括顺产 6 0例 ,急产 4例 ,胎吸助产或产钳助产 2 0例 ,臀位产 4例 ) ,剖宫产 49例。发病时间 <2 4h80例 ,>2 4h5 7例。新生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并且探讨VEGF与PI3K在调控血管生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S-P方法对32例EM手术标本和30例子宫肌瘤中VEGF、Akt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M中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Akt、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6/30)、37.5%(12/32)、84.4%(27/32)、60.0%(18/30)、75.0%(24/32)、87.5%(28/32);EM中正常内膜、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MVD分别是(10.37±5.24)、(19.14±7.10)、(48.24±10.54)。Akt、VEGF和血管密度在EM中异位内膜较正常内膜组高表达,在调控血管生成过程中,Akt与VEGF呈正相关。结论:PI3K/Akt、VEGF均参与EM的发生发展,在EM血管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共同参与EM过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手术治疗后,联合药物治疗3~6个月,复发率4.5%(5/112)。其中44例合并不孕症者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妊娠率为61.4%(27/44)。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复发率低、受孕率高的优点,治疗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合并不孕患者治疗后妊娠情况.方法 随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治疗的EMs合并不孕患者的妊娠情况,按照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r-AFS)分期,将Ⅰ、Ⅱ期患者作为A组,Ⅲ、Ⅳ期患者根据是否使用GnRH-a分为B组、C组,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B、C组总妊娠率分别为54.44%、29.17%、42.86%,A组总妊娠率高于B组(P<0.05),C组妊娠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 12、13 ~ 24、25~36个月妊娠率分别为31.73%、11.54%、1.44%,术后不同时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合并不孕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妊娠率,以1年内妊娠率最高.EMs分期是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Ⅲ、Ⅳ期患者术后使用GnRH-a不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