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958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研究引起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趋势.方法 取2005-2006年确诊糖尿病且符合医院感染住院患者的尿、痰、脓、粪、血等做细菌培养,同一患者同一类型标本多次检出同一株细菌,仅录入首次菌株,分离阳性或优势生长的菌落采用"第二代15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 两年内1050份标本真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检出率分别为12.8%、10.0%、4.3%;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3.3%、67.4%、48.5%,而后者非发酵菌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5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耐药率很低,葡萄球菌属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50.0%,鸟肠球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30.0%.结论 革兰阴性菌可采用加酶抑制剂复合药和阿米卡星等,非发酵菌可采用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药,革兰阳性菌可采用替考拉宁、呋喃妥因、氨苄西林/舒巴坦等.  相似文献   
2.
取2005~2006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痰、脓、粪、血等做病原菌培养,同一患者同一类型标本多次检出同一株细菌,仅录入首次菌株,分离阳性或优势生长的菌落采用“第2代15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516例,2006年534例标本病原菌检出率为真菌(11.8%、13.7%)、大肠埃希氏菌(9.4%、10.7%)、金黄色葡萄球菌(4.1%、4.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9%、3.2%)、铜绿假单胞菌(2.3%、1.1%)、洋葱伯克霍德菌(1.7%、3.6%)、鸟肠球菌(3.1%、2.8%)、粪肠球菌(2.1%、4.1%)等。2005年与2006年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耐药率,如阿米卡星(15.9%、7.1%)、呋喃妥因(9.8%、3.5%)、氯霉素(45.9%、21.2%),三种药耐药率有所下降,加酶抑制制的头孢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的耐药率较低,其余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洋葱伯克霍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的趋势,其余的略有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鸟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其余的耐药率有所上升,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但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取2005~2006年糖尿病患者的尿、痰、脓、粪、血等做病原菌培养,同一患者同一类型标本多次检出同一株细菌,仅录入首次菌株,分离阳性或优势生长的菌落采用“第2代15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516例,2006年534例标本病原菌检出率为真菌(11.8%、13.7%)、大肠埃希氏菌(9.4%、10.7%)、金黄色葡萄球菌(4.1%、4.5%)、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3.9%、3.2%)、铜绿假单胞菌(2.3%、1.1%)、洋葱伯克霍德菌(1.7%、3.6%)、鸟肠球菌(3.1%、2.8%)、粪肠球菌(2.1%、4.1%)等。2005年与2006年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耐药率,如阿米卡星(15.9%、7.1%)、呋喃妥因(9.8%、3.5%)、氯霉素(45.9%、21.2%),三种药耐药率有所下降,加酶抑制制的头孢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的耐药率较低,其余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略有上升。洋葱伯克霍德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且有降低的趋势,其余的略有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鸟肠球菌、粪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且有下降趋势,其余的耐药率有所上升,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但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人群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5’端转录起始位点FokI多态性对VDR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29例女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检测其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ELISA检测血浆VDR蛋白水平。结果:FokI位点基因型符合H-W平衡检验;基因型以杂合子Ff为主,占50.26%;FF基因型女性的血浆VDR水平为82.67±34.14 pmol/ml,显著低于Ff(103.78±17.48 pmol/ml)或ff基因型(114.73±53.00 pmol/ml);VDR水平与年龄明显相关。结论:女性人群VDR基因FokI多态性与血浆VDR蛋白水平相关,FF基因型具有较低的VDR水平。  相似文献   
5.
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临床诊断为泌尿生殖道炎症的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并药敏分析,了解目前支原体感染耐药情况。方法:对66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拭子支原体培养并做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性鉴定。结果:662例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为31.72%.其中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及两者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7.19%、1.36%、3.17%。在感染率最高的解脲支原体中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较强,敏感率分别为88.33%、87.22%、81.67%,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较差,敏感率分别为7.78%、11.67%、13.33%,对其余几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临床上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多伴有支原体的合并感染.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有必要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测定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Rα)、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选取189例乳腺癌患者和374名非癌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测序检测ESRα基因rs2234693和rs9340799位点、VDR基因rs10735810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ESRα基因rs9340799位点等位基因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5.08%)明显低于对照组(22.46%)(P=0.002),与等位基因A相比,经年龄校准的OR=0.580(95%CI=0.413~0.815);ESRα基因单体型C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3.7%)明显低于对照组(20.6%)(P=0.005),复合基因型CCGG在病例组的分布频率(1.59%)也明显低于对照组(5.61%)(P=0.025),其OR值分别为0.614(95%CI=0.436~0.864)和0.271(95%CI=0.080~0.921)。结论 ESRα基因rs9340799位点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病紧密相关,携带有等位基因G,单体型CG或复合基因型CCGG的个体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长期稳定校准品。方法:利用由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罗氏试剂及测定程序、cfas校准品及罗氏质控品组成的原检测系统,将cfas校准品的标示值通过量值传递而赋值给新鲜患者混合血清,以此混合血清校正自建检测系统雅培C8000生化分析仪/上海科华试剂及测定程序、cfas校准品;然后以此自建检测系统给其自身校准品多次测定获得实测值,再以此具有实测值的cfas校准品再次校正自建检测系统。同时,参照(NCCLS)批准的《用患者样本进行方法学对比及偏差评估EP-9A2指南文件》,用病人新鲜血清分别两次对量值传递而校正前、后的自建检测系统与原检测系统各作七项常见血清酶的比对试验,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量值传递前各项目在两检测系统上的相关系数r≥0.975,项目ALT、GGT在两检测系统上的相对偏差SE%>1/4 CLIA′88,临床不能接受;量值传递后各项目在两检测系统上检测结果经线性回归分析,其相关系数(r)和线性方程斜率(a)、截距(b)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项目的SE%≤1/4 CLIA′88,临床全部可接受。结论:利用量值传递后的病人定值血清来校正自建检测系统,进而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型、单体型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关系。方法选取146例乳腺癌患者和320例非癌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检测VDR基因rs1544410、rs7975232和rs731236点的多态性,采用ELISA检测血浆中1,25(OH)2D3含量,结果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个位点中仅rs7975232基因型与乳腺癌发病相关。与纯合子GG相比,杂合子基因型TT具有较低的发病风险(P=0.001,OR=0.460,95%CI:0.286~0.740)。但不同的基因型之间1,25(OH)2D3含量并无差异。此外,单体型AGT在病例组分布频率为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分布频率(0.8%,P=0.002);而单体型GTT在病例组的分布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9.8%vs 26.7%,P=0.018)。结论 VDR基因与乳腺癌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携带单体型GTT的女性具有较低的患乳腺癌风险,而单体型AGT则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