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静脉溶栓疗效.方法对60岁以上AMI患者201例,静脉溶栓治疗组86例,与未溶栓组115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溶栓组再通率36%,而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升高,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溶栓治疗有益老年AMI患者的临床预后,但延迟溶栓治疗时间和老年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可能影响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224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其中在门诊经尿激酶静脉急诊溶栓者49例、未溶栓175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诊溶栓组符合冠脉再通者21例(42.8%),其中在起病2小时内者再通率为61.5%。再通者中有9例在90分钟内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均复律成功,无1例死亡。4周内死亡率为10.2%,均为未再通者。无严重出血及脑卒中发生。未溶栓者原因主要为来诊延迟、高龄和伴有严重心脏并发症,作者认为:1.早期溶栓应做好防治再灌注心律失常。2.高龄者伴左心脏并发症者不应成为早期溶栓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急诊环境与留观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急诊环境因素与同期急诊病房留观危重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我院冬春季急诊环境进行空气微生物含量、人员和物体污染状况进行监测 ,并与同期急诊病房留观危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4人间、2人间的急诊病房和病房走廊的空气含菌量分别占前 3位 ;医务人员右手掌平均带菌量 (11.4± 3.4) CFU/ cm2 ,听诊器平均含菌量 (13.0± 4.1) CFU/ cm2 ;同期内调查留观危重病患者 493例 ,感染 97例 ,感染率 19.7% ,其中呼吸道感染占 6 1.9% ,其次为胃肠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分别为2 0 .6 %和 14.4%。结论 冬春季急诊环境由于人员流动性大、空气闭塞、环境污染严重易导致留观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 ,尤其以呼吸道感染为甚 ;加强通风、消毒和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 ,对于改善冬春季急诊环境污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危重病患者急诊抢救中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1,他引:32  
目的了解急诊抢救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程度和原因。方法对983例危重病患者急救中感染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急诊抢救中患者总感染发生率为21.1%,以呼吸道为主占58.5%,心脏骤停及心肺脑复苏术后感染率高达60.9%,气管插管后感染率为50.5%,感染患者病死率为32.4%。结论在急诊抢救中因患者病情病危或伴有意识障碍,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医源性因素也是引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7.
6 ST段压低 :非 Q波心肌梗死 (心梗 )和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非 Q波心梗和 ST段压低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稳定型心绞痛和 Q波心梗间的过渡类型 ,它们属高危亚组。随着人口老龄化 ,非 Q波心梗人数增多 ,更严重的病情变化也增多。溶栓剂、阿斯匹林和 β 受体阻滞剂的广泛应用也可能是其发生的原因。尽管ST段压低患者的病死率较高 ,但溶栓对其并无好处。无研究证据支持对 ST段压低或心脏标记物升高的心梗变化患者常规使用溶栓疗法。阿斯匹林和肝素可用于 ST段压低或 T波倒置伴有典型的缺血性胸痛的患者。反复心绞痛可用硝酸甘油和 β 受体阻…  相似文献   
8.
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高危征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的高危征象,为可能发生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的急诊急救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194例急诊复苏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是基础疾病,呼吸、心跳停止前主诉、症状、体征等资料。结果 ①急诊呼吸、心跳停止复苏患者以内科基础疾病占绝大多数(89.18%),所有复苏患者总体复苏成功率约为6.70%;②内科基础疾病中,呼吸、心跳停止者以突然发生且无可采集主诉者最多,约占加.46%;有可采集主诉患者中以呼吸困难、胸闷者最多,其次为胸痛、心慌等主诉,前者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③呼吸困难、胸闷主诉者基础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胸痛、心慌主诉者以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结论 急诊复苏患者以突然发病、无明显可采集主诉最常见;有可采集主诉者中。呼吸困难、胸闷加重是最高危征象。其次为胸痛、心慌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阿米替林中毒1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中毒是内科急症中极危重症之一。由于它特殊的药理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严重损害,加之目前对三环类抗抑郁药尚无特异性拮抗药,抢救死亡率很高。本例患者一次吞服3.0g阿米替林,经抢救后痊愈。据文献检索,以往无类似剂量中毒抢救成活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和介入性治疗的时机及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2 0年来静脉溶栓治疗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手段得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目前大多文献报告显示 ,静脉溶栓仅可使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获得完全、持续的再通。为弥补因静脉溶栓治疗失败导致并发症和心力衰竭 ,人们开始对静脉溶栓后失败者给以介入性治疗 ,主要是PTCA和 (或 )支架术 ,从而使其预后得以进一步的改善。但对于静脉溶栓、直接PTCA以及静脉溶栓治疗后PTCA的效果和选择 ,长期以来人们的意见尚未完全统一。下面就其新近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述。1 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