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25岁,入院诊断“脑挫裂伤,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底骨折,外伤性上下颌骨骨折”,经脱水、床边清创、抗感染、应用神经营养药等对症处理后1周,无明显头痛头晕等症状,复查头颅CT无明显异常,拟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上下颌骨固定术”。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并经右鼻孔放入沾有丁卡因和麻黄碱的棉棒,10min后以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15mg、丙泊酚50mg、琥珀胆碱100mg依次静注诱导,在明视下经右鼻孔气管插管,行控制呼吸。术中以阿曲库铵、芬太尼间断静注以及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8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肺癌 4 376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和 (或 )细胞学确诊 ,其中青壮年 (年龄≤ 4 0岁 )共 14 7例 ,4 0岁以上 (简称中老年组 ) 4 2 2 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青壮年组 :男 89例 ,女 5 8例 ;年龄 2 0以下5例 ,占 3 4 % (5 / 14 7) ;2 1~ 30岁 2 6例 ,占 17 7% (2 6 /14 7) ;31~ 35岁 39例 ,占 2 6 5 % (39/ 14 7) ;36~ 4 0岁 77例 ,占 5 2 4 % (77/ 14 7)。 6 6例有吸烟史 ,均为男性 ,平均吸烟 2 4支 /日× 13年。中老年组 :男 312 5例 ,女 110 4例。1 2 确诊情况 初诊后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玻璃纤维粉尘作业130名男性工人为研究对象,并以某化妆品厂130名男性工人作为对照组,进行鼻、咽喉、高千伏胸部X射线影像学检查和肺功能测定。结果玻璃纤维作业工人慢性鼻炎检出率20.77%,慢性咽炎62.31%,肺纹理改变19.23%,肺功能“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16.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工龄增长,检出率升高。结论玻璃纤维粉尘对呼吸系统有一定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造宝石工矽肺肺功能测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受损情况及探讨与天然宝石工矽肺患者的肺功能差别。方法对人造宝石工矽肺Ⅰ期57例、天然宝石工矽肺Ⅰ期45例和5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同时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调查。结果两种宝石厂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高,超标率严重(人造宝石超标率为72.73%,天然宝石超标率为80.00%),人造宝石加工粉尘中游离S iO2的含量(平均为44.85%)明显低于天然宝石粉尘中(平均为90.07%);肺通气功能测定显示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肺活量(VC)、用力呼吸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25%~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25-75)、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量(FEF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VC、FVC、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PEF显著高于天然宝石工矽肺(P<0.05或P<0.01),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天然宝石工矽肺组(P<0.01)。结论人造宝石工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明显,但其损伤程度比天然宝石工矽肺轻。  相似文献   
5.
53例宝石工矽肺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宝石工矽肺肺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对53例宝石工矽肺患者和94名对照组分别做肺功能测定分析.结果宝石工矽肺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VC、FVC、FEV1、FEV1/FVC、PEF、FEE25-75FEF25、FEF50、FE75、MV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Ⅰ期矽肺病人肺功能指标除最大呼气流速(PEF)外均明显高于Ⅱ、Ⅲ期病人(P<0.05);Ⅱ期肺功能指标高于Ⅲ期的有:最大呼气中段流速(FEF25-75)、最大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25)、最大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50)、最大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FEF75)、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异常率分别为58.49%和54.72%,对照组为0和6.38%(P<0.01);混合性通气功能损害占70.97%.结论宝石工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明显,且随矽肺期别增加而加重,损伤类型以混合性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患者19例,对比发病6、8个月时的神经肌电图动态变化,观察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各指标及肌电检查的运动单位动作电位(MUAP)时限、安静时自发电位发生情况。结果发病6个月时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3个观察指标与正常参考值比较,至少出现1个指标异常(P <0.05);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波幅、传导速度与正常参考值比较,波幅降低,传导速度减慢(P <0.05);肌电检查表现为 MUAP 不能引出、时限延长及安静时自发电位增多;但发病8个月比6个月时神经肌电图各观察指标改善不明显(P >0.05)。结论慢性正己烷中毒导致周围神经损害是明确的,但神经肌电图改善较慢,应延长其检查间期,以免给患者增加伤痛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提高肺栓塞诊治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分析4年间本院住院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42例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构成比:60岁以上老年人较高(73% vs 27%,P<0.05);内科患者明显多于外科(79% vs 21%,P<0.05);以呼吸科(33%)、心内科(23%)为主.死亡率:外科明显高于内科(47% vs 13%,P<0.05);呼吸内科低于心内科(4.3% vs 25%,P<0.05).结论肺栓塞为常见病,临床表现多样,涉及科室众多,单独医疗或医技科室进行诊断常造成漏诊、误诊.提高肺栓塞的诊疗水平有赖于:(1)增强诊断意识; (2)加强研究、规范治疗;(3)构建肺栓塞防治的"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下肢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麻醉前)时,两组SBP、DBP、H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麻醉后15 min)、T2(麻醉后45 min)、T3(手术结束即刻)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长期站立作业女工阴道炎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长期站立作业女工阴道炎的患病情况,我们于2004年对广州市某区街道站立作业女消毒员及某初中部女教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肝脾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了50例(男31例,女19例)TCE药疹样皮炎(TCEMD)住院病人,全部病例经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确诊,检测指标有:肝中静脉内径(HVD)及血流频谱,门静脉内径(PVD)及血流量(PVQ),肝实质回声,肝右叶最大斜径(RLH),脾脏厚度及长径(SPT,SPL),脾静脉内径(SPVD),脾静脉血流量(SVQ),脾静脉最大流速(SPVx)。选择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男30例,女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除HVD和PVQ外,TcEMD患者上述所有指标均高于正常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VD和PVQ低于正常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TCEMD早期即可出现肝脾声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肝脾静脉进行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可以作为TCEMD的一项定量性检测手段,为TCEMD患者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