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背景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作为输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备受输血医学、血液病学与重症医学界关注.因起病急、病情重、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治疗靶点,已成为输血相关病死率升高的头号致病因素;不幸的是,围术期临床工作人员却少有认识. 目的 提高对TRALI的重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降低TRALI发生率及死亡率. 内容 参考近期较新文献,就TRALI的定义、发病机制、预防举措等进行综述. 趋向 研究TRALI的确切发病机理,并创新有效防治手段对于治疗TRALI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各种复杂事件.产科麻醉医师作力这个团队的关键成员,应发挥其良好的复苏训练、出血管理和危重病监测治疗的特长.一旦产科医师决定手术治疗产后出血,麻醉医师的首要职责便是关注其各种支持手段.现就围绕产后出血病人的休克诊断、早期液体复苏的争议、麻醉前准备、麻醉方式的选择、血液管理、血细胞回收与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术后单次硬膜外注射吗啡-布托啡诺鼻喷剂联合镇痛与否对腹式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单盲、完全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择期ASA Ⅰ~Ⅱ级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50例,分为A、B两组(n=25):均在L2-3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关腹前A组接受单次硬膜外注射吗啡0.5 mg(4 ml),鼻喷与B组等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联合肌松监测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麻醉管理。方法选择择期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年龄65~8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BIS联合肌松监测组(AA组)和常规麻醉组(AC组),每组50例。AA组,丙泊酚以BIS值45~55为目标靶控输注,用肌松监测反馈仪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铵;AC组,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麻醉经验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和管理。气腹建立后,所有患者采用40°Trendelenburg体位。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插管后即刻(T_1)、气腹后10 min(T_2)、气腹后60min(T_3)、手术结束时(T4)的BP、HR、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峰压(Ppeak);记录术中丙泊酚、顺式阿曲库铵、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用量,血管活性药的使用例数,术后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结果 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AA组(P0.05);T3时AC组MAP明显低于AA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T_2、T_4时A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T3时AC组MAP明显降低(P0.05);AA组各时点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1时比较,T_2~T_4时两组患者Pplat和Ppeak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AC组Pplat和Ppeak明显高于AA组(P0.05);AA组术中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明显少于,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AC组(P0.05)。结论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采用BIS联合肌松监测管理,能将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的范围,减小术中气道压波动,减少全麻药物用量,明显缩短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改善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全身状态(American Society Anesthesiology Physical Status, ASA-PS)分级对胃癌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治疗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瘙痒神经信号转导的影响,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8离子通道(TRPM8)在瘙痒-疼痛共病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一:将KM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6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SNI)、假手术组(Sham)、瘙痒组(CQ)、瘙痒溶媒组(NS)、疼痛瘙痒共病组(SQ)及空白对照组(CON);实验二:KM雄性小鼠16只,分为SQ+AMTB(SQ-A)组和SQ+ AMTB溶媒对照组(SQ-V).CON、SNI、Sham、SQ组在术前1d,术后1、3、5d测定术侧机械痛阈值(MWT)、冷痛阈值及热痛潜伏期(PWL),CON、CQ、NS、SQ组分别注射氯喹或生理盐水后观察搔抓发作潜伏期及发作次数;实验二:SNI模型建立第5天分别鞘注AMTB(SQ-A)及溶媒(SQ-V)前后测定疼痛行为学,注射氯喹和生理盐水后观察瘙痒行为学.结果 SNI组及SQ组在术后1d冷痛阈值及MWT降低,第5天仍在较低水平,而PWL仅在术后1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Q-A组较SQ-V组鞘注后冷痛阈值、MWT显著升高(P<0.05),两组PW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Q组较NS组定向搔抓次数显著增多,搔抓潜伏期缩短(P<0.05),SQ组搔抓次数明显低于CQ组(P<0.05),但搔抓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Q-A组搔抓次数显著高于SQ-V组(P<0.05),但搔抓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瘙痒共病时疼痛能够抑制瘙痒神经信号传导,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引起的TRPM8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能否减少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术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改善桥血管流量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20例接受OPCABG择期手术的患者, 根据术前是否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left stellate ganglion block group, LSGB)分为LSGB组和对照组(C组), 每组60例。LSGB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行LSGB, C组患者未接受LSGB;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案相同。记录两组患者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 LVEF)、手术时间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是否使用利多卡因、胺碘酮、西地兰、艾司洛尔等抗心律失常情况及桥血管的流量, 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LVEF、手术时间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SGB组比较, C组术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 VPA)对小鼠坐骨神经分支高选择结扎切断 ( SN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氯喹诱发的急性瘙痒的影响. 方法 实验一:将昆明种雄性小鼠48 只随机分为6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 SNI)、假手术组( Sham)、瘙痒组( CQ)、瘙痒溶媒组( NS)、疼痛瘙痒组( SQ)及空白对照组( CON);CON、SNI、Sham、SQ组在术前1 d,术后1、3、5、7、9、10 d测定左后足机械痛阈值(MWT),CON、CQ、NS、SQ组分别于右后足足底注射氯喹或生理盐水后观察小鼠舔足时间. 实验二:昆明种雄性小鼠16 只随机分为 SQ-V组和SQ-N组. SNI模型分别于术后5、6、7、8、9 d早晚8 时注射VPA( SQ-V 组)及VPA溶媒生理盐水( SQ-N组)后测定疼痛行为学,于术后第10天注射氯喹后观察瘙痒行为学. 行为检测结束后使用反转录PCR( RT-PCR)法检测脊髓L4-L6部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 HDAC2 )的表达. 结果 SNI组及SQ组在术后1 d MWT降低( P<0. 05 ) ,第5天仍在较低水平. SQ-V组较SQ-N组鞘注后MWT显著升高( P<0. 05 ).CQ组较NS组舔足时间显著延长,SQ组舔足时间明显低于CQ组(P<0. 05). SQ-V组舔足时间显著高于SQ-N组(P<0. 05). RT-PCR结果提示SNI引起HDAC2表达上调,CQ引起HDAC2表达下调. 结论 疼痛能够抑制瘙痒神经信号传导,脊髓水平HDAC2差异性表达介导疼痛-瘙痒的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10.
米库氯铵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库氯铵是作用最短效的苄异喹啉类非去极化神经肌肉松驰药,可被血浆胆碱酯酶水解,代谢迅速.该药在体内无蓄积,适于连续输注给药;作用短效,特别适用于日间手术麻醉;没有潜在的神经毒性,可以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实践.现就其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等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