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坚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并与单独采用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加颌间牵引治疗的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仅采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结论]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颌骨骨折治疗方法,该方法在颌骨骨折治疗中与传统的颌间固定和骨间固定方法相比,具有效果可靠、操作简便、创伤小、对位精确、固定稳固和允许下颌即时或早期进行生理活动等优点。术后加颌间牵引对颌骨骨折具有良好的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示意图是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醒目的一种教学图像。教学中设计示意图按教学目的设计,紧扣教材,取其精华,不计细节,增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易  相似文献   
3.
唇裂分不完全性和完全性两类,在完全性唇裂中有一部分病例合并完全性腭裂,而且牙槽突裂较宽,使鼻底封闭的手术难度增大.2003年2月至2006年6月,我们用红唇缘瓣修复鼻底39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带蒂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和适应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上斜方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5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1例中47例肌皮瓣成活,成活率为92.2%.术后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 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切除的范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供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示意图是用最简单的形式表现较复杂的事物,内容简明扼要,图面清晰醒目的一种教学图像。教学中设计示意图按教学目的设计,紧扣教材,取其精华,不计细节,增删灵活,不受时空限制,旨在突出重点,有的放矢。教师易画易用,随用随现,是化文为图,变抽象为具体的快速反应工具。它能充分发挥示意图的教学功能,弥补教学挂图、解剖图、插图等的不足,是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理想方法之一。因此,在医学教学中应注意发挥示意图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将口腔鳞癌、癌旁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表达及微血管计数进行比较,探讨TNF-α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口腔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TNF-α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结果 口腔鳞癌中TNF-α的表达和微血管计数较癌旁组织均增加(P<0.01),随TNF-α表达的增加,微血管计数增加(P<0.01)。结论 TNF-α在口腔鳞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阻断TNF-α的分泌可能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与肿瘤中浸润巨噬细胞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口腔鳞癌中TNF-α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光镜进行高倍视野下巨噬细胞记数和TNF-α表达的分级。结果在口腔鳞癌中TNF-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有关,并与肿瘤内浸润的巨噬细胞有关(P〈0.05)。结论口腔癌中浸润进入肿瘤的巨噬细胞可能受TNF-α趋化作用的影响,参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带蒂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方法和适应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上斜方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即刻整复舌癌术后组织缺损51例,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和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1例中47例肌皮瓣成活,成活率为92.2%。术后再造舌外形大部分良好,语言和吞咽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舌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应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切除的范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局部供区的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魏东义  杨建斌 《医学信息》2009,22(6):510-511
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出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先天性唇腭裂患儿285例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家族史情况、孕早期放射线照射情况、毒物接触情况、孕早期感染情况以及孕妇的精神、职业6个因素与唇腭裂的发生有统计学联系(P〈0.05)。结论预防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出生,必须作好产前诊断,避免接触环境中的致畸因素,保持孕期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在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07年1月~2008年6月期间行根尖诱导形成术的年轻恒牙224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填充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诱导根尖形成,随访3年,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抗生素糊剂组总有效率为85.7%,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组总有效率为88.4%;两种糊剂不同牙根尖孔分型比较,同组内根端喇叭型分别与管壁平行型和管壁内聚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管壁平行型及管壁内聚型的疗效均优于根端喇叭型疗效;两种糊剂各组间不同疾病比较,牙根尖周炎组抗生素糊剂疗效优于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组(P﹤0.05)。[结论]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均是比较理想的根尖诱导制剂,氢氧化钙碘仿甘油糊剂临床应用时要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