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联合吉西他滨或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老年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隆福医院老年膀胱癌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年生存率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卡氏评分(KP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膀胱炎、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膀胱癌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6月住院的STEMI并行急诊PCI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标准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卡尼汀(2.0 g,qd,iv-drip)共2周,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分析治疗前后脑纳肽(BNP)、超声心动图(uCG)参数中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结果,比较两组参数间的差别.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LVEF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BN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LVEF改善更加明显,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 临床应用左卡尼汀能够最大限度保护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细胞,以保存左室收缩功能,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胸腔积液最常见的病因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和结核性胸膜炎[1],但二者的鉴别相当困难.我们检测了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2例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31例)和10 mg(31例)每日1次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 h、1周测定血清hs-CRP、MCP-1和IL-10水平.MCP-1、IL-10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①2组hs-CRP、MCP-1水平术后24 h升高(均P<0.01),术后1周低于术后24 h(均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恢复到术前水平.②2组IL-10水平术后24 h升高(均P<0.01),术后1周进一步升高(均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2组MCP-1/IL-10比值术后24 h增高(P<0.05),术后1周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ACS患者PCI后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促进hsCRP、MCP-1和MCP-1/IL-10下降和IL-10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水平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2015年3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38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MI合并NAFLD组(NAFLD组,113例)和AMI不合并NAFLD组(n-NAFLD组,270例)。收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等,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分析NLR与AMI合并NAFLD之间的关系,以及NLR对AMI合并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n-NAFLD组比较,NAFLD组NL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AMI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G预测AMI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22,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2.2%和57.8%;NLR的AUC为0.626,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1.9%和60.0%。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Survivin、Smad4/dpo4、APC基因在大肠腺瘤、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大肠组织、80例腺瘤、80例腺癌中三种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腺瘤、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35.0%、75.0%;Smad4基因为100%、95.0%、78.8%;APC为100%、80.0%、45.0%.结论 Survivin基因检测可以作为大肠癌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和监测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新指标.Smad4基因突变或缺失不仅诱导大肠癌的发生还促进其发展.检测APC基因突变,有助于对肿瘤病因学、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呼吸困难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但它本身没有特异性,不能根据这单一症状来诊断病因。临床中,呼吸困难最常见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但对于其他疾病导致的呼吸困难也应予以了解和关注。下面,本文就呼吸、循环系统之外的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8.
Si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是一种新型的肿瘤相关抗原,可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低分化、恶性程度密切相关[1].以往对RCAS1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组织学方面,本研究通过检测胸腔积液中RCAS1水平,探讨RCAS1对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PCI术后冠心病患者93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1例,三组分别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20 mg和40 mg口服,每天1次,持续服药1周以上,于术前及术后24 h、1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测定MCP-1、IL-10和hs-CRP水平. 结果 三组术后24小时血清hsCR、MCP-1、IL-10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t=7.231、9.516、3.612、8.254、9.365、4.125、8.473、8.342、4.106,均P<0.01);术后1周,三组hsCR、MCP-1水平较术后24 h明显降低(t=5.204、5.651、3.251、4.174、5.301、4.761,均P<0.01);术后1周,三组血清hsCR、MCP-1、IL-10、MCP-1/IL-10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7.625、43.396、3.486、44.961,均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比值与阿托伐他汀剂量呈负相关关系(hs-CRP:r=-0.617;MCP-1:r=-0.682;MCP-1/IL-10:r=-0.584,均P<0.0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无相关关系(r=0.138,P=0.187). 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PCI术后患者血清hs-CRP和MCP-1水平,其剂量与hs-CRP和MCP-1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分子病理过程。但是其真正的病因、关键性基因、基因调控以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迄今为止,已发现了10余个抑癌基因,主要有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基因)、MCC基因(mur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gene)、P53、大肠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colorectal carcinoma,DCC)和其他染色体18q基因等。最近发现的位于18q21上的DPCA和JV18-1基因,可能是候补的抑癌基因,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现将DPCA基因与大肠癌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