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兰州市各区县耐多药肺结核(MDR-TB)可疑者的筛查,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并分析其患病现状,为下一步MDR-TB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登记的所有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资料,进行痰培养检查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的痰培养情况、药敏试验结果以及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未纳入治疗的情况等。结果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在兰州市CDC统计的所有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793例中,痰培养阳性572例,痰培养阴性190例,污染14例。开展药敏试验共758例,包括快速诊断24例,传统诊断734例;确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74例,包括经快速诊断检出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1例,经传统诊断检出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6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确诊率为8.58%。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纳入治疗的人数为41例,占55.41%。结论兰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病情况不同区县差异较大,对于复治失败的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3.
摘要:目的 分析武威市住院患者前5位疾病谱,为疾病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甘肃省卫 生系统疾控进医院信息平台》,选取武威市2013-2016 年住院患者数据建立Excel数据库,疾病分类按照 ICD 10,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武威市累计上报住院患者542023人 次。0~岁、15~岁、30~岁、45~岁、60~岁者分别占8.22%、9.66%、8.78%、17.03%、56.31%,患 者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23638.499,犘<0.05)。前5位疾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男性、女性疾病谱中, 循环系统疾病均居于首位,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65.304,犘<0.05)。2014-2016 年,循环系统疾病构成比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1.599,犘<0.05)。在0~岁呼吸系统疾病 居首位,在15~岁、30~岁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居首位,在45~岁消化系统疾病居首位,60~岁循 环系统疾病居首位。前5 位疾病构成比在不同季节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 =304.530、3642.809、 209.148、223.026、1415.630,犘<0.05)。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妊娠、 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是武威市重点防治疾病,应根据疾病谱的性别、年龄和 季节变化制定防控措施。 关键词:疾病谱;住院患者;顺位;性别;年龄;季节 中图分类号:R1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8 0609 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甘肃省不同程度沙尘暴露区域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以甘肃省民勤县(沙尘源区)、兰州市(沙尘影响区)和平凉市(对照区)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4—5月随机整群抽取3~6年级小学生6 000人,进行呼吸系统状况问卷调查,5 892人(民勤县1 966人,兰州市1 977人,平凉市1 949人)的资料纳入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软件包,方法包括方差分析、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民勤县小学生发生感冒时咳嗽、不感冒时咳嗽、慢性咳嗽、感冒时咳痰、不感冒时咳痰、慢性咳痰、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和过敏性鼻炎共10项呼吸系统症状和疾病的风险分别是平凉市的1.466、2.236、3.227、1.320、3.008、3.266、2.013、1.634、1.772和1.812倍(P0.05)。兰州市小学生发生感冒时咳嗽、不感冒时咳嗽、慢性咳嗽、感冒时咳痰、不感冒时咳痰、慢性咳痰、喘鸣、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鼻炎9项病症的风险分别是平凉市的1.257、2.448、2.254、1.265、2.442、1.579、1.834、1.568和2.017倍(P0.05)。民勤县小学生发生感冒时咳嗽、慢性咳嗽、肺炎和支气管炎4项病症的风险分别是兰州市的1.167、1.431、1.931和1.437倍(P0.05)。[结论]沙尘暴露区域小学生呼吸系统疾病和症状发生风险增加,尤其是沙尘源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兰州市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为优化“两癌”项目筛查方案、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兰州市乳腺癌筛查项目资料,对乳腺癌筛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8—2020年兰州市接受免费乳腺癌筛查的妇女共163 194人,其中,乳腺癌初筛阳性2 345例,初筛阳性率为1.44%;检出乳腺良性病变2 938例,检出率为1.80%。检出乳腺癌、癌前病变及其他恶性肿瘤65例,检出率为39.83/10万,其中,检出乳腺癌57例,占87.70%;癌前病变5例,占7.69%;其他恶性肿瘤3例,占4.62%。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型以乳腺浸润癌为主,共检出55例,占84.62%。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50~59岁组人数最多,共33例,占53.23%。结论:近年来兰州市妇女乳腺癌筛查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提升筛查机构人员业务水平和妇女群体自身保健意识对乳腺癌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兰州市2008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兰州市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及时间手足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2008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3396例,发病率为104.29/10万,其中,男性2152例,女性1244例,男女比例为1.7︰1,病例主要集中在1~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74.68%;该市病例报告呈现7月和10月两个高峰;人口密集地区发病高于稀疏地区。[结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的重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了解兰州地区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兰州地区高校中选取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果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5.63%,全程接种率为34.77%。汉族、医学专业以及乙肝防治知识掌握较好是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的有利因素。结论兰州地区大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率不高,需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兰州市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对儿童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2016年沙尘天气高发期(3~5月)兰州市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逐日资料和同期气象环境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沙尘天气PM10和PM2.5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并按年龄层建立模型。结果 2015-2016年3~5月,与非沙尘天气比较,沙尘天气日均相对湿度明显下降,PM10、PM2.5日均浓度显著上升(P0.05);SO_2和NO_2的日均浓度,日均气温,日均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尘天气PM10和PM2.5浓度上升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的增加相关,呈滞后效应,滞后期2周,且PM2.5效应大于PM10效应。沙尘天气PM10累计效应在儿童全体、0~5岁、6~14岁儿童均以滞后0-14d最大,RR(95CI%)值分别是1.0055(1.001~1.0102)、1.0061(1.0012~1.0109)、1.0055(0.9967~1.0143)。PM2.5效应在儿童全体和0~5岁儿童均以滞后0-14d最大,RR(95CI%)值分别是1.0182(1.0037~1.033)、1.0210(1.0059~1.0364),6~14岁儿童滞后当天效应最大,RR(95CI%)值是1.0113(1.0007~1.0221)。结论兰州市沙尘天气颗粒物污染可增加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人次,呈滞后效应,0~5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及其滞后效应。方法收集兰州市2008-2015年每日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首先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兰州市主要气象因子之间及其与手足口病发病数的相关性,然后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日均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性。结果 2008-2015年兰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5644例,男/女为1.59:1,5岁及以下儿童占78.68%;手足口病日均发病数与气温、降水量、风速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以气温对手足口病发病影响最为显著(r=0.528);日均气温与手足口病发病的暴露-反应关系呈倒"U"型,发病风险在20.3℃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高于20.3℃时下降;相对于气温的中位数13℃,高温(25.1℃)能显著增加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男性、女性、0(5岁儿童在滞后期为0~14 d的累计风险效应最大,RR(95%CI)值分别为9.51(3.27~18.02)、7.67(2.18~15.04)、9.66(3.75~17.56);高温对6(14岁人群、低温(-5.1℃)对不同性别、年龄别人群在整个滞后期内的累计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温可显著增加兰州市手足口病发病风险,男性和0(5岁人群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对于心房颤动 (房颤) 的疾病认知,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和科普工作提供一定的参 考和借鉴。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3—7月选取年龄≥65岁的常住居民26名作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 收集资料,以 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名社区老年人对心房颤动的概念、危险因素、不良风险、识别 方法认识不足;知晓房颤危害后有的过度担心,有的则更关注已患疾病;大部分社区老年人希望得到防治房颤的科学指导。 结论:房颤的科普工作应有所侧重,需注意阐释房颤的危险因素、房颤与中风的关系、房颤的起病隐匿性、房颤的识别和及 时就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