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0年1月~2002年1月收住我院的36例母乳性黄疸患儿,从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接受同一组医护人员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指导下所采取的综合治疗措施。在查阅相关参考文献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选择,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两个部分。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及基础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年龄明显大于死亡组,院前病程明显较死亡组短(P<0.05)。两组患儿体温、心率、白细胞、CRP、PCT、白蛋白、A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在呼吸率、低血压率、胸腔积液率、多页病变率、中性粒细胞比值、BUN、FPG、SCr均明显高于生存组,而在Alb及PaO_2/FiO_2则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血压、呼吸率、SCr、BUN、FPG及多页病变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死亡与年龄、低血压、呼吸率、SCr、BUN、FPG及多页病变有关,临床上应加强对上述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鼓室成形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临床30例鼓室成形术病人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手术配合的经验总结。结果30例鼓室成形术顺利完成,无1例手术并发症。结论加强手术配合是保证中耳炎患者行鼓室成形术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静脉给药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效果及药物耐受情况。方法单纯早产儿孕龄〈37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A组)58例,对照组(B组)50例,治疗组给予静滴红霉素5mg/kg.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平均(8±4.1)d,对照组(15±5.5)d(P〈0.01),治疗组每日体重增长(22±3.4)g,对照组每日体重增长(15±4.4)g(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氟乙酰胺中毒4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氟乙酰胺中毒主要由于误服灭鼠药引起,我们从1994年~1998年7月共收治灭鼠药中毒72例,其中确诊为氯乙酸胺中毒42例,均为误服急性中毒,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文42例,男女各ZI例,年龄1~3alg例,3~7a20例,大于7a3例。口服氟乙酸胺中毒潜伏期lh内14例,l~6h22例,大于6h6例,最短smin,最长22h;临床表现均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例有消化道出血。昏迷16例,抽搐30例,抽搐时间Idls例,2d8例,3d3例,大于3d4例(2例死亡),最短者抽搐数小时,最长者抽搐川。肌张力增高31例。辅助检查:周围血象多在正常范围,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感染分布的特点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吸取下呼吸道痰液进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531株,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176株,大肠埃希菌69株,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6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3株,鲍氏不动杆菌35株,阴沟肠杆菌24株,卡他莫拉菌23株,粘质沙雷菌20株,其他菌46株。结论:小儿肺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不同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不同。及时掌握小儿肺炎的病原菌及其对药物敏感情况,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是临床较常见的急症之一。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治疗中可以出现阿托品过量和有机磷中毒的反跳,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抢救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诊治该类型病例87例,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7例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诊断的难治性哮喘98例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儿(男56例,女43例)确诊年龄最小1岁4个月,最大13岁,其中小于3岁17例(17.3%),3-5岁31例(31.6%),大于5岁50例(50.0%).发生难治性哮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反复接触过敏原32例(32.7%)、治疗依从性差31例(31.6%)、反复呼吸道感染30例(30.6%)、上气道综合征15例(15.3%)、胃食管反流6例(6.1%),<5岁儿童以治疗依从性差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5岁以反复接触过敏原及上气道综合征为主.42例5岁以上儿童中FEV1或PEF≥正常预期值的80%者8例(19.0%),60%-79%者18例(42.9%),<60%者16例(38.1%).28例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中尘螨过敏15例(53.6%),花粉过敏10例(35.7%),食物过敏3例(10.7%).临床表现为激素依赖型70例(71.4%)、脆性哮喘20例(20.4%)、致死性哮喘8例(8.2%);63例(64.3%)需增加吸入激素用量,18例(18.4%)给予口服激素,17例给予静脉应用激素(17.3%);8例发作时常伴有高碳酸血症和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经规范化治疗2-4周72例(73.5%)达到控制,21例(21.4%)部分控制,5例(5.1%)未控制.结论 儿童难治性哮喘由多种危险因素引起,糖皮质激素仍为DA的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儿发作时肺功能严重受到影响,治疗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围术期有创动脉压监测在重症新生儿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0月NICU与外科、麻醉科协作,完成15例重症新生儿手术,围术期给予有创动脉压监测,心率、呼吸、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机械通气支持,全静脉营养。结果手术后有创平均动脉压增高(P〈0.05),心率下降(P〈0.05),血糖短暂升高(P〈0.05)。治愈12例,2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0%。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可指导重症新生儿围术期抢救,是重症新生儿手术围术期最重要的监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