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2.
[目的]了解县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感受度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对江西省某县级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关于工作感受度的问卷调查,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502名;岗位类别、管理职务对工作时间安排满意度、工作负荷感受度有显著影响(P 0.05);性别、岗位类别对绩效薪酬水平感知有显著影响(P 0.05)。[结论]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感受度较差,建议合理编制科室人员、完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来改善工作感受度。  相似文献   
3.
摘 要 为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围绕综合防治体系开展研究。对国内外防治体系在健康教育、风险干预、急救及治疗与康复层面进行比较发行,我国各个环节上的体系基本健全,但还需通过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和干预;落实诊疗规范,建立分级和梯度就诊制度;利用信息化网络,加强远程预诊和协作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保险造口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构成以及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为降低造口患者住院医疗负担及有效控费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2017年2 939例住院造口患者,利用灰色关联法、结构变动度对其住院各项费用的关联度、结构占比和变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2013—2017年,对次均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由高至低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药品费、手术费和治疗费,三者累计结构变动贡献率为90.89%。关联系数由大到小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药品费、手术费、耗材等卫生材料费以及未归类费用。结论药品费、手术费和耗材等卫生材料费以及未归类费用是影响次均住院费用的主要项目。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收入占比较低。建议通过加强诊疗规范、合理用药、控制耗材费用等,控制造口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增长,进而优化费用结构,降低患者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展上海市外来就医费用核算,进一步提高卫生费用核算精度,为加强长三角地区医疗协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卫生统计报表、病案首页信息,开展上海市外来就医的服务量、费用以及机构、科室、病种结构分析。结果:自2012年以来,外来就医规模呈不断增长趋势。2018年,上海市外来就医门急诊和出院人数占全市的6.67%、29.24%,外来就医费用占全市的14.65%。76.65%、83.05%的门急诊和住院患者流向三级医院;费用在医院的集中程度更高。与上海市当地患者的费用结构比较,外来就医患者的手术、诊疗费用的构成比偏高。对住院患者细化分析发现,患者主要来源于江苏、浙江和安徽;前五顺位科室是外科、内科、妇产科、肿瘤和儿科;前10顺位住院病种中,肿瘤占8位;住院费用略高于本地患者,但有机构差异。讨论与建议:外来就医的规模持续增长,主要来源是江苏、浙江和安徽,需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协作。从外来就医的机构、科室和病种数据,可推测上海市外来就医患者以疑难病症居多,提示上海市在规划医疗资源时,应适度增加相应医院、学科资源的配置数量。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完成了联合诊疗、报告查询、远程教学等基础性支撑工作,通过打造绿色通道,实现分级诊疗。然而,医疗信息化整合建设仍存在条线过多、机构协作障碍、硬件设备隐患、数据挖掘与利用不足等问题。对此,应通过整合信息系统,优化协作机制;实现数据共享,满足健康需求;强化信息支撑,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治疗路径的住院费用情况,寻找更优治疗路径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西省某三甲公立医院2016年首要诊断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821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秩和检验对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比较,找出更优治疗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患者住院费用更优的529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进行进一步探索,找出影响因素。结果:从住院费用来看,在整体上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医治疗,住院天数和参保类型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患者应当树立健康管理理念、提高保险意识,医院应当规范诊疗行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国家与社会层面应当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的利益链、实施DRGs预付费制度,通过三方共同努力有效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