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张口困难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82例口腔颌面外科张口困难(张口度<2.5 cm)患者,在快诱导麻醉下由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插管过程中和插管后的SBP、DBP和HR.记录插管成功时的插管次数、插管时间及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结果:82例患者中,53例(64.6%)一次性插管成功,29例(35.4%)经2~3次插管成功.插管操作时间(75.4-±26.4)s.与诱导前相比,插管时的BP和HR差异无显著性.术后随访2例有轻微咽部不适,1例主诉咽喉疼痛.结论: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口咽部损伤小,成功率高,在张口困难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方吉  王扬  顾晓萍  马正良 《现代医学》2011,39(4):451-45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快通道麻醉对鼻内镜手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鼻内镜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和丙泊酚匀速输注组,每组30例。丙泊酚TCI组采用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4μg.ml-1)、芬太尼4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诱导麻醉,维持麻醉采用丙泊酚TCI(血浆靶浓度4μg.ml-1)、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阿曲库铵0.5 mg.kg-1.h-1。丙泊酚匀速输注组采用丙泊酚静脉推注2.5 mg.kg-1、芬太尼4μ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诱导麻醉,维持麻醉采用丙泊酚8 mg.kg-1.h-1,瑞芬太尼、阿曲库铵剂量同丙泊酚TCI组。两组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均静脉给予芬太尼4μg.kg-1。麻醉过程中用呼吸机控制呼吸,潮气量为8 ml.kg-1,频率为12次.min-1。在麻醉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 min、气管插管拔管后60 min分别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测血糖、血浆皮质醇水平,同时每隔5 min记录每例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值(BIS),直至麻醉结束,并计算出其平均值(即B值)。记录每例患者停用麻醉药到苏醒的时间,并计算出其平均值(即T值)。结果:麻醉前两组MAP、HR、SPO2及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30 min两组MAP和HR及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管后60 min MAP、HR及血糖、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值、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通道麻醉中使用丙泊酚TCI较匀速输注更能有效地抑制鼻内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时点给予帕瑞昔布钠对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及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3组:帕瑞昔布钠术前给药组(A组)、帕瑞昔布钠术后给药组(B组)、芬太尼术后给药组(C组).记录患者入室时(Ta)、术毕停药5 min后(Tb)及拔管后即刻(Tc)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拔管后1 min (T1)、拔管后30 min(T2)、拔管后1 h(T3)、拔管后2h(T4)的口述分级法(VRS)痛觉评分,并记录患者睁眼、拔管时间及行镇痛补救措施和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3组患者Tb、Tc的MAP、HR均较Ta高,尤以B组为著(P<0.05).C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较A组和B组延长.VRS痛觉评分:T1时点B组较A组、C组高(P<0.05),T4时点C组较A组、B组高(P<0.05).镇痛补救措施的例数:T0(麻醉复苏期间拔管前)、T1时点:B组较A组和C组多(P <0.05);T4时点:C组较A组和B组多(P<0.05).B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A组和C组高(P<0.05),C组术后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A组和B组高(P<0.05).结论 术前使用帕瑞昔布钠40 mg可有效缓解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急性疼痛及瑞芬太尼引起的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5.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受体的保护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移植后早期C-X-C类趋化因子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以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供肝于UW液保存24 h.实验分大鼠肝移植组(未处理组)和缺血预处理组,后者于供肝切取前夹闭第一肝门10 min然后开放10 min取肝.于移植后1 h、2 h、4 h、6 h分别测定肝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和血清肝酶学指标、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MIP)-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分别取术后4 h肝组织行常规病理切片.结果:肝酶学指标改变显示缺血预处理组肝功能得到有效改善.缺血预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肝MPO水平在各时点均有降低,并在移植后4 h(0.48±0.18 U/g组织和0.85±0.11 U/g组织)和6 h(0.63±0.04 U/g组织和0.77±0.05 U/g组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MIP-2水平亦在4 h和6 h显著下降(2546.59±707.78 pg/ml和3488.82±785.15 pg/ml,1023.72±656.86 pg/ml和1852.04±1108.89 pg/ml).血清TNF-α水平仅在2 h变化显著(370.77±146.82 pg/ml和517.41±57.30 pg/ml).结论:本研究认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下调肝细胞对趋化因子的表达,减少移植肝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对供肝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999例连续服用国产1号避孕片5~25年的健康农村育龄妇女及1065例同期应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的血压均值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服用1号片者收缩压均值为16.86kPa(126.42mmHg),高于节育器组的15.98kPa(119.85mmHg)(P<0.01);舒张压均值为11.1lkPa(83.32mmHg),高于节育器组的10.68kPa(80.08mmHg(P<0.01);长期服用1号片期间有3.90%的妇女出现高收缩压症,是使用节育器妇女的4.59倍。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消除混杂因素后妇女年龄对收缩压有较大影响,收缩压升高的危险性在曾使用过高剂量避孕片的妇女中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在江苏太仓地区对668例低剂量国产1号口服避孕片(OC)使用者和814例IUD使用者(服药或用IUD5~15年)的人工流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期连续使用不同避孕措施的妇女中,长期服用低剂量OC者平均妊娠数为2.24,远低于IUD组的2.40(P<0.01);OC组平均人工流产数为0.56,远低于IUD组的0.75;OC组从未人工流产的比例为46%,远高于IUD组的29%。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妊娠数、活产数、是否使用OC、末次妊娠年龄、第一次活产年龄和妇女年龄均为人工流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认为OC比IUD具有较高的避孕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不保留膈肌环的"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不保留膈肌环的"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模型.方法:供肝修整中完整剪除膈肌环,供肝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肝上下腔静脉直接以7-0无损伤缝线行连续端端缝合.结果:大大缩短了无肝期,无肝期达到10.6 min,手术成功率为83.1%.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且可大大缩短无肝期,为肝移植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80例连续服用国产低剂量1号避孕片5~15年的健康农村妇女,及78例同期应用宫内节育器妇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和孕酮(P)水平。结果表明:长期服用低剂量OC_s 妇女FSH 分泌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P>0.05);LH 值受到轻度抑制(P<0.05);E_2分泌亦未受到完全抑制(P<0.05),仅P 值水平很低(P<0.01),且受到服药时间和妇女年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妇女口服避孕药(OC)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调查已婚育龄妇女生育史、避孕方法应用和副作用发生情况,同时进行相关健康检查。结果:江苏省农村育龄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率为4.01%,当前使用OC的妇女子宫肌瘤患病率为5.63%。与从未使用OC组相比,当前使用OC组发生子宫肌瘤的RR为1.60(95%CI 1.24~2.06),既往使用OC组的RR为1.35(95%CI 1.11~1.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肌瘤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年龄、体重指数(BMI)、当前使用OC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结论:40岁以上、BMI≥25kg/m2、当前使用OC的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风险略有升高,影响子宫肌瘤的其它因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