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近视防控视频科普对重庆市小学生知信行的效果,为近视防控科普策略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随机抽样,选取重庆市主城区的小学,选取25 117名小学生进行横断面基线调查;通过在公交车、轻轨和社区电梯轿厢持续投放一个月近视防控科普视频,宣传儿童青少年正确用眼行为,干预后选取15 891名小学生进行网络问卷效果评价。结果 基线调查收集有效问卷25 117份,效果评估收集有效问卷15 891份。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为35.9%。干预后学生对影响视力的行为、有效防控近视的措施知晓率(66.8%、56.3%)均高于干预前(63.4%、50.4%);干预前后非常赞同“儿童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这一观点的人数最多,分别占80.5%和82.6%;对于预防近视行为措施,如每天户外运动达到2 h的人数高于干预前(χ2 = 136.611, P<0.001),每天睡眠时间超过10 h的人数高于干预前(χ2 = 35.170, P<0.001)。结论 近视防控视频科普总体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小学生近视防控知识整体提高,对于近视防控的态度更加积极,行为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公众心肺复苏(CPR)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重庆市主城区850名公众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电子问卷对其CPR态度、知识等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CPR态度得分为(22.56±5.28)分。调查对象CPR知识总得分为(31.51±12.89)分,合格率为28.35%。其中,调查对象在CPR基础知识部分合格率最高,为57.29%,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知识部分合格率最低,为2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家人患病情况、CPR听说情况、遇到CPR场合情况、CPR培训情况调查对象的CPR知识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514)、医务工作者(OR=3.923)、是否听说过CPR(OR=0.200)、是否遇到过CPR的场合(OR=2.391)和是否接受过CPR培训(OR=4.690)均是调查对象CPR知识合格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主城区公众CPR知识合格率较低,CPR实施态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在今后工作中,应加强心肺复苏的普及力度,要将心肺复苏培训以进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区的形式进行推广,注重培训对象的实操和亲身体验,并适时开展复训。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法,抽取全市1 918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结果经过加权调整后,2015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城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郊区/县居民(P0.05);街道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乡镇居民(P0.05);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现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的趋势;非农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民(P0.05);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重庆市居民健  相似文献   
4.
刘虹妍      刘亚欣      顾典  陈小丹  沈阳      赵勇      袁军      赖维云  曾缓<  / 《现代预防医学》2020,(7):1262-1266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针对性地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16个监测点的15~69岁慢性病人群,采用2017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共3388人。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03%;在三方面中,健康技能素养最低(5.99%);在六类问题中,慢性病防治素养最低(7.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总体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OR=1.64,95%CI:1.144~2.338)和职业(OR=0.46,95%CI:0.304~0.706);健康技能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民族(OR=2.96,95%CI:1.635~5.339)、文化程度(OR=0.65,95%CI:0.304~0.706)、职业(OR=0.60,95%CI:0.386~0.919)和地区(OR=2.11,95%CI:1.287~3.451);慢性病防控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OR=1.41,95%CI:1.019~1.947)和地区(OR=2.65,95%CI:1.605~4.360)。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较低,特别是健康技能素养和慢性病防治素养。农民、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年平均收入较低和地区不同的贫困地区慢性病人群是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5.
结合数据?文献和政策文件分析南通市城市社区医生队伍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目前南通市社区医生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且不稳定,培训方式和激励措施不完善,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议通过实行定向培养计划?优惠政策,提高岗位待遇,完善绩效考核,提升社区医生社会地位,增加社区医生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来扩大和稳定社区医生队伍,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创造条件,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重庆市中学生在不同时段的抑郁和焦虑状况变化,为后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与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1 505名初高中学生,在学期初(3—4月)和学期末(6—7月)分别采用流调用抑郁量表(CSE-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中学生抑郁与焦虑状况。  结果  学期初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434例(27.6%), 焦虑症状检出601例(38.2%);学期末抑郁症状检出463例(30.8%),焦虑症状检出653例(43.4%)。学期末中学生焦虑症状检出率明显高于学期初(43.4%,38.2%,χ2=8.55,P < 0.05),女生在学期末焦虑症状检出率为52.8%,高于学期初的46.3%(χ2=6.19,P < 0.05);高中生学期末焦虑症状检出率为44.9%,高于学期初的28.6%(χ2=43.33,P < 0.01)。学期初男生、初中生焦虑症状检出率与学期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34,0.71,P值均>0.05)。  结论  一学期中不同时间段中学女生焦虑症状、高中生抑郁与焦虑症状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差异。调查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时,应考虑时间段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2-2016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变化趋势,探讨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卫生相关政策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2-2016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2012-2016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是4.94%、8.38%、8.71%、10.16%和11.82%;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1.018,95% CI:1.015~1.021,P < 0.001)、25~岁(OR=1.037,95% CI:1.033~1.041,P < 0.001)、35~岁(OR=1.143,95% CI:1.139~1.148,P < 0.001)、小学(OR=2.065,95% CI:2.044~2.087,P < 0.001)、初中(OR=3.804,95% CI:3.765~3.843,P < 0.001)、高中/职高/中专(OR=6.245,95% CI:6.179~6.311,P < 0.001)、大专/本科及以上(OR=12.305,95% CI:12.173~12.438,P < 0.001)、家庭人均年收入3 000~元(OR=1.570,95% CI:1.560~1.580,P < 0.001)、5 000~元(OR=1.897,95% CI:1.887~1.907,P < 0.001)、10 000~元(OR=1.885,95% CI:1.875~1.896,P < 0.001)及>15 000元(OR=2.097,95% CI:2.086~2.108,P < 0.001)是健康素养的保护因素;农村、45~岁、55~岁及65~岁是健康素养的危险因素(均有P < 0.001)。  结论  2012-2016年重庆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针对农村居民、男性和年龄较大者、文化程度较低者和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者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