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口腔内间歇性反复糜烂、溃疡数年未治疗,两个月前口腔内有一黄豆大灰白色丘疹,表面粗糙,逐渐增大,近半月生长迅速,自发或激发痛,咀嚼食物触及粗糙面偶有出血而就诊。口腔检查:左侧颊粘膜向后至软颚,向前至口角,向上至颊与牙龈交界,向下至牙龈根部,面积约6  相似文献   
2.
立止血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立止血(Reptilase)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头颅CT血肿吸收情况,并以常规治疗脑出血的方法对照,有效率分别为92%和96%,两组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50)。从观察头颅CT的血肿吸收情况显示,治疗组在用药后第10d、20d、30d的血肿不同程度的吸收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血肿吸收速度均尚不能认为有显著差别(P>0.05),治疗组的凝血4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改变(P>0.50).说明立止血治疗脑出血与常规疗法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及P300的影响。方法将5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26例,分别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观察8周。抽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6名设为C组。A组和B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抑郁状况,同时检测P300评价认知功能;C组于入组时检测 P300。结果治疗8周末,A组显效率69.2%、总有效率80.7%,B组分别为57.7%、76.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12、0.75,P>0.05)。治疗后A组和B组P300的P2、N2、P3潜伏期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或0.01);A 组 P2、N2、P3波幅明显高于治疗前( P<0.01),且 N2、P3波幅显著高于 B 组(P<0.01)。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能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显著优于阿米替林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特征早孕女性行无痛人工流产(简称人流)和常规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女性共100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的495例早孕女性纳入观察组,行常规人流的507例早孕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吸出组织物的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周内出血天数、术后2周子宫内膜厚...  相似文献   
5.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病毒1型母婴传播回顾性追踪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了解中国艾滋病病毒1型(HIV-1)母婴传播的现状,特别是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预防阻断工作提供背景资料。方法 以地方卫生防疫和医疗机构的哨点监测、产前筛查、日常检测和门诊中发现的HIV-1阳性孕产妇为对象,对其所生子女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测。结果 对来自云南、河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7例HIV-1阳性母亲所生的94名儿童进行追踪,最后追踪到75例母亲及其所生的80名儿童,HIV-1母婴传播发生率为35.0%(28/80)。而河南省的母婴传播率为41.7%(10/24),云南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别为33.3%(11/33)和27.3%(3/11)。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母亲的感染途径、生产胎次和喂养方式对HIV-1母婴传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其中输血传播、初产和母乳喂养是高危因素。相应的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5.5%、39.2%和36.2%,而性传播、多胎生产及人工喂养分别为32.1%、25.9%和22.2%,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研究表明,中国HIV-1母婴传播率与亚非发展中国家相似,而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对相关的高危因素(如孕妇的感染途径,特别是输血传播)有必要作进一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应用奚氏经验方“清脉791-1冲剂”对5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对脑梗塞总有效率达94.6%,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为95.1%和100%,对后遗症亦有效。动物实验证明:该冲剂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脑血管阻力、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抑制诱导的血栓栓塞性死亡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对34例长期应用抗痫药的癫痫患者进行免疫学测定,测定结果免疫异常率为70%左右,提示癫痫与免疫异常有一定关系。 癫痫与免疫异常,近几年来文献中已屡有报道,但结果不一。本文对34例长期应用抗痫药的癫痫患者进行免疫学测定,且对非癫痫者用抗痫治疗前后进行有关观察、比较,并结合文献作初步探讨。 一、临床情况:34例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均为成年。年龄18~55岁,平均29岁。应用抗痫药  相似文献   
8.
呋喃丹是一种新型农用杀虫剂。误服后中毒症状与有机磷相似,但中毒后出现症状,病情发展,治疗恢复较为迅速,最大特点是治疗中达到阿托品化后减量或停药太快易出现“反跳”而一旦出现“反跳”则很难救治。本文介绍了34例呋喃丹中毒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反跳”的先兆征象的观察、处理及恢复期的心理护理做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卒中后抑郁症是指卒中发生后,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病症。其发生率为22%~79%,与病灶部位、病人的个性、社会、家庭、卒中后遗症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分轻、重两型。目前研究认为,积极治疗对卒中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走马疳又称坏死性口炎,其原因是由于口腔内源性致病菌(梭形杆菌和螺旋体)感染而发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易感因素为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如癌症、血液病、射线病等)、长期大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坏死性牙龈炎。该病进展很快,坏死可波及深层牙周组织及临近黏膜,甚至穿孔坏死呈黑色。过去走马疳在西方国家是较为普遍的,当经济发展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