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的地域分布特征,为开展视力低下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样本来源于2015年山东省体检数据,共纳入939万名6~18岁儿童青少年。获取左右眼视力等数据,利用Arc GIS 9-3 软件呈现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空间分布图,描述其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2015年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视力不良率为38.7%,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7.5%、14-2%和17-1%。其中城市视力不良率高于乡村(47-9% vs-33-3%),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42-3% vs-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山东省儿童青少年总体及中、重度视力不良空间分布表现为山东中部及东北沿海地区检出率较高,男女生视力不良也呈现类似分布。轻度视力不良呈零散分布。结论 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有关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时考虑地区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况,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2015年山东省中小学生体检数据,共纳入9 583 576名6~18岁儿童青少年。利用国内外四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标准分析山东省学龄期儿童超重肥胖性别、年龄、城乡分布特征,并比较国内标准与国外标准间的一致程度。结果 基于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重指数(BMI)筛查标准,山东省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5%、16.6%、13.9%和17.6%,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7.2%、11.4%、10.8%。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城市高于农村。在6~11岁年龄组随年龄增长超重肥胖检出率呈平稳上升趋势,12~18岁年龄组呈迅速下降趋势。中国标准与其他三种国际标准之间一致性较好,加权Kappa值分别为0.82(中国标准vs.CDC标准)、0.70(中国标准vs.IOTF标准)和0.83(中国标准vs.WHO标准)。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山东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需引起全社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