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杨红叶  吴艳  韦靖  何静 《右江医学》2008,36(2):126-129
目的比较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撤机法与直接撤机法的效果。方法将5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SIMV模式过渡撤机,对照组20例,采用直接撤机法。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撤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所需的时间更短,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再置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撤机前后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两组撤机前后的PaO2、PaCO2及pH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应用SIMV法撤机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和降低VAP的发生率,所以效果优于直接撤机法。  相似文献   
2.
3.
罗素娟  韦靖 《现代护理》2007,13(5):1271-127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在ICU工作的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只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职业健康,把职业损伤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我院在近几年来,ICU护士职业损伤的防护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氟保护漆对群体儿童乳牙龋齿的防治效果,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柳州市城区分别选择6所幼儿园的2 463名在园儿童进行连续3年的实验观察,并随机将其分成A、B两组,A组每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及每6个月一次的口腔局部使用氟保护漆;B组只每年进行1次口腔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龋病发病率和新增龋面均作为统计指标。结果:24个月后,A组较B组龋病发病率及新增龋面均均下降,其中A组儿童乳牙新增龋面均较B组下降了55.9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氟保护漆可有效预防群体儿童乳牙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垂直开大曲复合牙合垫在轻至中度上颌发育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上前牙区拥挤矫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上述方法对25例处于生长发育期,诊断为轻至中度上颌发育不足为主伴前牙萌出问腺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进行矫治。结果经过6.8~12.6个月,平均9个月的治疗后,25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到安氏Ⅰ类,侧貌改善,阻生萌出间隙不足的前牙均能顺利萌出或经牵引至正常牙列位置,前后牙覆牙he覆盖关系正常。结论固定矫治技术垂直开大曲复合he垫能有效矫正轻中度上颌发育不足伴发前牙区萌出间腺不足骨性安氏Ⅲ类错h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互联网+分级护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01~2017-1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胸部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对象入院先后顺序将前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后6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互联网+分级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认知得分、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得分和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互联网+分级护理"模式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关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知识的认知和下肢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生理盐水冲管对维持有创血压监测管道通畅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使用生理盐水冲管,对照组使用常规肝素化生理盐水冲管(1U/ml),比较两组5d内堵管发生率和动脉炎发生率。结墨:试验组相关性动脉炎的发生率为10.42%,对照组相关性动脉炎的发生率为6.1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生理盐水冲管能代替肝素钠有效地维持有创血压监测管道的通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现状,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横断面调研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式,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0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估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得分为(46.90 ± 9.30)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为(5.83 ± 1.01)分。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的恐动症量表得分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6, 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功能等级、左心室射血分数、疼痛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7~4.34, 均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了解并准确评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状况, 甄别恐动症的高危人群,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从而降低患者恐动症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 促进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侧卧位通气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患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对体外循环术后行机械通气的18例低氧血症患儿实施健侧卧位通气,分别于侧卧位通气前、实施侧卧位通气后1h、恢复仰卧位通气后1h做血气分析,观察各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实施侧卧位通气1h后氧分压(PO_2)及PaO_2/FiO_2较仰卧位通气时升高(P0.01),而各循环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恢复仰卧位后1h时,氧分压(PO_2)及PaO_2/FiO_2虽较侧卧位通气时下降,但仍高于体位改变为侧卧位通气前(P0.01)。结论侧卧位通气对治疗体外循环术后患儿低氧血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良喂养姿势与婴幼儿功能性反的关系,为儿童保健和临床矫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2-09~2009-06在门诊接诊的81例8 M~2.5 Y因不良喂养姿势致婴幼儿功能性反的病例,给予矫治干预.结果 所有病例经3 W~2 M的矫治干预,均取得了反解除的效果,观察6 M~6.5 Y以上时间,反未见复发.结论 因不良喂养姿势致婴幼儿功能性反的病例经早期矫治干预,可取得较好的解除反的效果.应重视喂养姿势对婴幼儿口颌功能及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