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出生缺陷的生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出生缺陷的患儿147例,以医院为基础的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产妇的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异常状况及患病情况等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产妇、怀孕次数多、自然流产次数多、早孕反应严重、孕前和孕期有疾病史均为出生缺陷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早孕反应严重(OR=2.197,95%CI:1.634~2.954)、孕前有疾病史(OR=2.089,95%CI:1.037~4.206)、孕期有疾病史(OR=1.562,95%CI:1.021~2.390)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结论重视孕前-围孕期保健,加强围孕期健康教育,重视严重早孕反应的预防和全面治疗,鼓励新婚夫妇进行婚前和孕前体检,有针对性的对不同身体状况的产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中的4起典型案例的传播模式,为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绘制传播链,分析传播过程。结果 案例一包含13名病例,因病例1一家五口去武汉市自驾游返回后多次与朋友聚会聚餐引起。案例二包含6名病例,病例1从武汉市返回后,在潜伏期参加亲属祝寿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案例三包含10名病例,以院内传播为主的聚集性疫情。案例四包含4名病例,为工作场所内传播引起的聚集性疫情。结论 接触频率越高、空间越密闭,发生小范围暴发的可能性越高,且存在较长时间潜伏期传播的可能。在当前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应重点关注于人群密集的场所、企业复工管理和医院内的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 收集陕西省截至2020年2月22日COVID-19的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共报告245例COVID-19确诊病例,全省累积报告的确诊病例以轻型、普通型为主(87.76%),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不断扩大,以西安市报告病例数最多(占全省报告总病例数近一半)。陕西省由输入型病例逐渐转为本地病例为主,而本地病例的传播途径主要以家庭聚集性传播为主。陕西省不同来源确诊病例均造成了二代病例传播。2月7日之后报告病例数开始波动下降并逐渐趋于平稳,目前陕西省疫情发展处于归零期。结论 陕西省的总体疫情形势已趋向缓和,但考虑到复工返学的到来,同时随着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防控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陕西省新生儿体表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2010-2013年陕西省孕满28周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及其生育子女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体表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OR=21.76,95%CI:4.46~106.25)、不良孕产史(OR=11.88,95%CI:9.14~15.45)、家族出生缺陷史(OR=6.15,95%CI:2.66~14.23)、双胎(OR=5.74,95%CI:3.34~9.86)、母亲为工人(与其他职业比,OR=2.47,95%CI:1.30~4.68)或农民(与其他职业比,OR=1.91,95%CI:1.14~3.20)、产检<4次(与产检>7次者比,OR=1.84,95%CI:1.28~2.64)、职业危险暴露(OR=1.74,95%CI:1.26~2.42)、母亲来自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者比,OR=1.65,95%CI:1.20~2.28)、母亲居住农村(OR=1.75,95%CI:1.13~2.71)、围孕期使用药物(OR=1.64,95%CI:1.26~2.13)是体表先天畸形的危险因素,而母亲围孕期服用铁剂(OR=0.46,95%CI:0.21~0.99)是体表先天畸形的保护因素。结论 母亲来自关中地区、农村、农民或工人、不良孕产史、家族出生缺陷史、双胎、产检<4次、职业危险暴露、使用药物、妊娠期患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增加新生儿体表先天畸形的罹患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陕西省单胎活产新生儿早产发生率及母亲既往生育史与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10-2013年陕西省怀孕且其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生育史等相关信息。结果 共调查29 608名育龄妇女及其子女,活产单胎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为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史(OR=7.99,95%CI:5.59~11.43)、末次妊娠年龄≥35岁(OR=2.03,95%CI:1.59~2.59)、出生缺陷史(OR=1.54,95%CI:1.01~2.34)是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妊娠间隔3~4年(与妊娠间隔≤2年者比,OR=0.74,95%CI:0.58~0.93)、妊娠间隔5~6年(与妊娠间隔≤2年者比,OR=0.66,95%CI:0.52~0.82)、妊娠间隔>6年(与妊娠间隔≤2年者比,OR=0.48,95%CI:0.37~0.61)、生产次数1次(与初产者比,OR=0.80,95%CI:0.67~0.95)、生产次数≥2次(与初产者比,OR=0.62,95%CI:0.39~0.97)是早产的保护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孕周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早产史、高龄妊娠(≥35岁)及妊娠间隔时间。结论 2010-2013年陕西省单胎活产新生儿早产发生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早产史、高龄妊娠(≥35岁)、出生缺陷史可能增加早产发生风险;妊娠间隔长、分娩次数多可能降低早产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