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2008年济南市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输入性恶性疟发病情况,探讨流行特征。[方法]对济南市2008年3例输入性恶性疟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为赴安哥拉工作感染,回国途中发病,因误诊延误治疗,不治死亡。病例2在缅甸工作感染,回到济南市后发病,确诊、治疗及时,治愈;病例3到加纳工作时感染、发病,确诊疟疾后治疗,回济南后复发。3例病人血检均检出恶性疟原虫。[结论]这是3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济南市主要传染病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集中度和圆形分布法对济南市2004-2010年的10种主要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和布病的M值分别为0.590 2、0.552 1、0.607 6和0.440 5;用圆形分布法求得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和布病的发病高峰日分别为7月27日、9月7日、6月20日和7月18日。集中度M值和圆形分布R值呈高度正相关(r=0.999,P<0.001)。结论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和手足口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布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应据此及时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2007年济南市育龄妇女尿碘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济南市育龄妇女碘营养水平,评价目前实行的碘缺乏病防治措施,2007年4-7月作者在济南市开展了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2012-2014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变化趋势、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14年的布病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4年该市共报告布病病例395例,发病率从2012年的0.78/10万上升到2014年的3.11/10万。济南市10个县市区均有病例,主要集中在章丘市、商河县、历城区、长清区、济阳县。贫困山区呈片状流行,病人症状典型,有明显的接触史,通过消化道感染途径增多。全年都有发病,有明显的夏季高峰。流行菌型为羊种3型;3~86岁均有发病,以30~59岁年龄段发病最多,共284例,占总数的71.90%(284/395)。男女发病比例为2.56∶1。农民发病343例,占总数的86.84%(343/395)。结论 济南市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以夏秋季发病增长为主,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农民居多,感染途径呈多样化,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等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8年济南市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狂犬病流行趋势和特点,为狂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山东省狂犬病门诊预防接种情况汇总表》中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或分析。结果37 928例狂犬病暴露中男性20 660人,女性17 268人;动物致伤人数有明显的季节性,6~8月份致伤人数最多,为12 256人(占32.31%),1月和12月致伤人数最少;历下区、市中区、历城区和章丘市报告狂犬病暴露人群最多,分别为9 169、4 340、3 791和6 105例;致伤人群以被犬致伤者最多,共32 500例(占85.69%),被猫致伤者4 377例(占11.54%),其他1 051例(占2.77%);致伤部位为四肢者34 016例(占89.69%);Ⅰ级暴露2 560例(占6.75%),Ⅱ级暴露21 095例(占55.62%),Ⅲ级暴露14 273例(占37.63%);致伤后伤口自行处理者13 783例(36.33%),在门诊进行伤口处理者19 737例(占52.03%),伤口未处理者4 408例(占11.62%);全程接种疫苗36 020例(占95.00%),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 510例(占6.61%)。结论济南市狂犬病暴露人数较多,加大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犬类动物免疫率,加强门诊医务人员脱敏注射抗血清、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以及过敏抢救的专项培训等是狂犬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6-2008年济南市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济南市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因素,为防控狂犬病提供科学对策。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发生狂犬病17例,均死亡。患者以农民为主,占64.71%(11/17)。1例患者暴露史不详,有明确暴露史的患者100%(16/16)因犬咬伤引起发病。有暴露史的患者中87.50%(14/16)为Ⅲ级暴露,暴露后31.25%(5/16)的患者伤口未做任何处理,37.50%(6/16)的患者未接种狂犬病疫苗。在正规门诊规范处置伤口和接种疫苗者仅1例,但该患者伤口位于头面部,伤势严重,且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不规范。结论济南市狂犬病发病以农民为主,与暴露人群未能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剂有关。应继续加大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人群处置伤口和疫苗接种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分析2011-2014年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 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制 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73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的发病诊 治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4年,济南市累计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 例73例,死亡13 例。发热为首发症状, 所有病例均有发热, 平均体温为38.7℃。大部分病例有乏力 (84.93%)、畏寒(57.53%)、全身酸痛(57.53%) 等非特异性症状。患者住院前平均就诊次数为 2.64 次,第一次就诊在村卫生室的占65.75%;发病至住院的时间为0~16d,平均5.34d。患者入院时白 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分别占75.34%和72.60%。章丘市(38例)、历城区(14例) 和长清区(10例) 报告病例最多,发病主要集中在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占病例总数的64.38%。6~8月发病占72.60%。 男女性别发病比为1.70∶1;55~74 岁发病占75.34%; 农民发病占87.67%。病例居住地为丘陵的占 82.19%,一个月内在居住地见过蜱的占58.90%,被蜱叮咬过的27.40%。发病前两周内有户外活动史的 占86.30%。家中饲养动物的占79.45%。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较为平稳,发病有明显季节 性和人群特征,章丘、历城和长清为济南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自然疫源地。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流行病学;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R1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1 0057 03  相似文献   
9.
1993年5月至2001年5月,我们对300例肺不张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其中280例患者明确病因。现就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特征、疫情变化趋势及原因.方法 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济南市2004-2007年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资料;对济南市近3年曾发生布鲁杆菌病疫情的疫点内从事家畜养殖、贩卖和屠宰等职业的布鲁杆菌病高危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血清学检测;对2007年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04-2007年济南市发生布鲁杆菌病共32例,其中2007年发生15例,发病人数为2004年的3.75倍(15/4).采集高危人群血液样品共178份,血清阳性检出率为11.24%(20/178).2007年发生的病例主要集中在济南市的章丘市,占93.33%(14/15),3-9月份发病占93.33%(14/15),农民发病占93.33%(14/15),5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占66.67%(10/15),男女发病比为2.75:1(11:4);发病具有一定的家庭聚集性,有3个家庭分别发生2或3例;全部病例均有病牛、病羊接触史;病人从发病到确诊所需时间为17~529 d,中位数为70 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监测中发现的病例占86.67%(13/15).结论 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章丘市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主要疫区,春夏季是济南市布鲁杆菌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老年男性农民为主.传染源没有彻底清除,外来家畜未得到有效检疫,从业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是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