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米芬太尼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雷米芬太尼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雷米芬太尼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1.5mg/kg静脉麻醉;雷米芬太尼组给予等量丙泊酚加1μg/kg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全麻诱导后皆静注琥珀酰胆碱,待肌肉松驰后行MECT治疗。全程监测患者ECG、HR、MAP、SpO2,并观察记录患者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结果MECT治疗后即刻、1、3min两组HR、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雷米芬太尼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雷米芬太尼组略长于对照组(P<0.05),但均在10min以内;癫痫发作时间、苏醒时间、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雷米芬太尼适合应用于MECT治疗麻醉并可明显抑制MECT引起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
陈艳平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49-1651
目的了解工艺改进后金属酸洗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及浓度降低效果,控制岗位人员职业危害因素接受量,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某钢铁厂金属酸洗车间工艺改进前后酸洗和天车操作两个岗位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工艺改进对控制岗位职业危害的效果。结果天车操作室:硫酸雾合格率由60.2%上升到88.9%,盐酸雾合格率由63.0%提高到100%;酸洗操作岗位:硫酸雾合格率由37.0%上升到87.9%,盐酸雾合格率由49.0%提高到99.1%。经统计学分析,工艺改进前与工艺改进后硫酸雾、盐酸雾总体合格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说明工艺改进后主要岗位职业危害因素减低的合格率均有较大提升。结论工艺改进对控制酸洗岗位职业危害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32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异氟醚组以1.5%~2%异氟醚吸入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心肺转流(CPB)开始前洗脱10min,CPB后以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以芬太尼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CPB前(T1)、CPB30min(T2)、术后8h(T3)、24h(T4)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NO合酶(NOS)与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两组病人T0时NO、NOS与cTnI浓度差异无显著意义;异氟醚组T1、T2时NO、NOS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T4时cTnI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氟醚具有心肌预适应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NO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肺损伤(Au)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SD大鼠90只,雌雄不拘,体重300~350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A组)、全肝缺血再灌注组(B组)、全肝缺血再灌注+氯喹组(C组),每组30只。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时开放血流,建立大鼠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C组于缺血前即刻经股静脉注射氯喹10mg/kg,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缺血20min、再灌注4h时每组分别处死10只大鼠,抽取门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ETX)、肿瘤坏死因子-a(TNF-a)浓度,另外10只用于观察再灌注48h时大鼠生存率,并在电镜下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缺血再灌注可导致大鼠缺血期和再灌注期门静脉血D-乳酸、ETX、TNF-a浓度升高,大鼠生存率降低,肺组织超微结构严重受损,氯喹可减弱全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结论 氯喹对全肝缺血再灌注大鼠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磷脂酶A2激活,降低肠粘膜屏障通透性升高,降低肠黏膜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脑转移预后与原发肿瘤类型有关,一般而言,肾癌脑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比其它恶性肿瘤的要差。脑转移最佳治疗仍有争论,但就大多数患者而言全脑放射仍是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分析32例肾癌术后脑转移单纯全脑放射治疗结果,以探讨肾癌脑转移治疗及相关预后因素。1临床资料与方法1.亚临床资料我院1992年元月~1997年4月共32例肾癌术后脑转移接受全脑放射治疗,其中男22例,女10例,中位年龄52.5(32~64.5)岁。原发肿瘤组织学类型包括肾细胞癌27例,Wilm’s瘤3例和混合细胞癌2例。左肾癌14例,右肾癌18例,32例全部作了肾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片工艺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明  陈艳平  吴启南 《中成药》2003,25(7):595-596
药典方复方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 ,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胸中憋闷 ,心绞痛。 1995年版药典没有含量测定项 ,只有鉴别与片剂项下的有关要求[1] 。而 2 0 0 0年版药典对此药质量进行进一步要求[2 ] ,采用高效液相法控制成品的质量 ,要求每片含丹参以丹参酮ⅡA(C19H18O3 )计 ,不得少于0 .2 0mg。然而成品制剂丹参酮ⅡA很不稳定 ,含量经常达不到标准规定量。针对此类病市场潜力大的特点 ,我们对原药典提取工艺进行多方试验摸索 ,发现丹参酮ⅡA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其易湿热降解 ,其乙醇提取液在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清膏时就大量降解。因此我们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纳美芬组和对照组。纳美芬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纳美芬0.2μg·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2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术后给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等,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美芬组和对照组各完成28例,拔管即刻和拔管后6、12、18 h纳美芬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曲马多追加量均少于对照组(P <0.05)。2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无显著差异(P> 0.05),纳美芬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纳美芬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7/28)低于对照组(54%,15/28,P <0.05),头晕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纳美芬预先给药能减轻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缩短呼吸恢复、拔管和排气时间,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疗效分析(附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5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术后31例接受了放疗及化疗,8例只进行了放疗,3例只行了化疗,放化疗均未做的3例。结果 45例术后存活时间为6-126个月。31例术后行放化疗的患者目前均存活,无瘤生存率81%;8例术后仅行放疗的患者中1例术后3年死于远处转移,2例已发现远处转移(骨转移和肝、肺转移),无瘤生存率63%; 3例术后放化疗均未做的患者中1例第5年出现局部复发;3例只行化疗的患者中1例第4年出现局部复发;其余患者均存活,未见转移及复发。全组无放射性溃疡及感染发生,未见切口愈合延迟;2例出现放射性肺炎、胸膜炎,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心包炎,经治疗后治愈;1例保留乳房部分皮肤萎缩和硬化。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良好,合理的放化疗可以使保乳治疗的并发症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阻断肝门及肝上、肝下下腔静脉20min建立大鼠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均分成假手术组(A组)、全肝血流阻断组(B组)和全肝血流阻断加氨基胍治疗组(C组),每组再根据观察时间段的不同随机均分成3个亚组。A,B两组按1mL/kg从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注射AG20mg/kg(溶于1mL/kg生理盐水中)。观察各组全肝血流阻断20min(T0)、再灌注4h(T1)门静脉血一氧化氮(N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大鼠48h生存率,大鼠肺组织湿千质量比及电镜下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两组T0.T1门静脉血NO,ET,TNF-α及肺湿干质量比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C组明显低于B组(P〈0.05);B,C两组大鼠48h存活率降低,但C组明显高于B组(P〈0.05);B,C两组肺组织均存在病理改变,但C组明显轻于B组。结论:氨基胍具有保护全肝血流阻断再灌注大鼠肺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因双下肢浮肿5年,反复气促10年,加重2d,于2006年4月3日14:00入住我院老干科,既往有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7.5℃,脉博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0mmHg。双下肢浮肿,气促、伴咳嗽,咳少许白色黏液痰,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化验:血白细胞4.2×109/L,中性0.65,淋巴0.30,单核0.25。胸片示肺部感染。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功能Ⅳ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和肺部感染。治疗上给予扩血管护心、降压、抗感染及化痰治疗,所用药品均按常规用法用量,其中有扩血管护心药: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针、银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