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IVM)在体外受精(IVF)中对卵巢低反应性者的补救性治疗效果。方法:30例行IVF时表现为卵巢低反应者(实验组)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行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不同期未成熟卵母细胞行IVM,再行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对成熟卵母细胞则进行常规受精,胚胎形成后行移植术。取同期进行ICSI周期治疗的6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应用IVM行IVF-ET补救治疗的30个周期中有29个周期获胚胎移植,临床妊娠9例(31%),胚胎种植率18.47%,但该组未成熟卵培养成熟后的受精率、卵裂率均低于对照组;总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比常规ICSI组低。结论:IVM技术联合IVF为卵巢低反应性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救措施,明显减少了IVF周期的取消率,提高了妊娠机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减胎术在妊娠中期应用的安全性与注意事项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例3胎妊娠孕妇在妊娠14~(+2)周行选择性减胎术。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向胎儿心内或胸腔内注入高浓度的氯化钾。结果成功减去1胎,另2胎正常,胎心好。随访显示无流产、早产及妊娠并发症。结论选择性减胎术可成功应用于妊娠中期,但建议应尽早手术,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 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 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 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国外一项统计显示,每10对夫妇中就有一对会遇到婚后2~3年仍未生子的苦恼。我国虽无确切统计数据,但就其绝对人数来说也不少。这些不孕不育的夫妇四处求医,其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排卵中多卵泡发育者的积极处理方法,保持受孕机会的同时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和多胎妊娠的风险。方法对于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或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odatropin,hMG)促排卵中发生多卵泡发育的15例患者,采用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改行IVF—ET者与本中心同期同年龄组行常规IVF—ET者相比,其受精率分别为67.21%对74.17%,卵裂率分别为90.24%对95.79%,取卵周期妊娠率分别为26.67%对37.65%,移植周期妊娠率分别为36.36%对40.13%,上述数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患者中无一发生OHSS,说明改行IVF—ET可以作为促排卵中多卵泡发育的一种积极处理方法。结论促排卵治疗中出现多卵泡发育时,行IVF—ET可能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结果的因素,以提高IUI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15个IUI治疗周期的240例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精液处理方法和处理后精子情况、IUI治疗周期数、一个周期内2次IUI以及促排卵方案与治疗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处理后精子情况、IUI周期数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与治疗结果有关;精液处理方法、一个周期内2次IUI和不同的促排卵方案对治疗结果没有影响。结论:患者的年龄、处理后精子情况、IUI周期数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是影响IUI治疗结果的重要因素;一个周期内2次IUI和增加IUI的治疗周期数无法提高IUI治疗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诱发排卵药物的应用已为广大不孕患者及家庭带来了福音。但近20年来关于这类药物对人体的近期和远期安全性,特别是对其潜在的致瘤风险尤其妇科肿瘤的发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诱发排卵药物是否增加肿瘤的发病风险仍需更多的研究及长期的随访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中控制性超促排卵(COH)的应用可促进多卵泡发育以提高妊娠率,但同时也带来了多种并发症。其中,卵巢扭转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本文报道了我院生殖中心IVF-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