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创伤性肘关节强直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方法。方法:12年中手术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强直26例。其中关节松解术19例,叉状成形术7例。19例获得12-60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结果:参照张长松等制定的疗效标准。松解术优10例。良4例,叉状成形术优3例。良2例。结论:松解术适于关节间隙完整或骨性连续未超过1/2的病例。叉状成形术适于关节间隙消失超过1/2的病例。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组织反应,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7例骨样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病变位于长骨干4例,跟骨,髋臼,胫骨下端各1例,对所有患都进行了局灶切除及病理检查,结果:术后7例症状均消失,长骨干4例术前诊断与病理报告相符,其余3例术前均未得到正确诊断。结论:松质骨骨样骨瘤其X线表现不典型是诊断困难的重要原因,X片骨硬化和病人疼痛症状应为诊断的重要线索,必要时拍断层照片或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Aesculap尼仑线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38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患者,其中18例为实验组,在关节镜下进行Aesculap不吸收尼仑线对于骨折位行内固定术,并在术后进行康复治疗。20例为对照组,为本院按传统方法治疗的患者。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优10例,良7例,总优良率为94.4%;对照组优5例,良7例,总优良率为60.0%,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骨折块复位准确,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他病变,术后功能恢复快,疗效佳,固定牢靠且手术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与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03—2020-04诊治的44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23例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观察组),21例单纯采用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置钉准确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7个月,平均6个月。对照组出现1例脑脊液渗漏,对症治疗后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透视次数较对照组少,置钉准确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可以明显提高术中置钉准确率,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椎骨质疏松新鲜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61例胸椎骨质疏松性新鲜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共对93个椎体(61例)进行了PVP手术。术后第1天、1周、一月、三月、半年对疼痛缓解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5~4ml.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54例。VAS术前评分8.42±1.96,术后2.76±1.64。术前与术后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新鲜椎体压缩骨折缓解疼痛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也是一种相对高风险的手术。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循化县中学刘初中九个班级作了一次视力调查,视力用“E”字形视力表测试。视力在1.0以下的有145人,占检查总数的34.8%。在417名中男生227名;女生180名,汉族同学299名(71.71%);回族50名(12%);撒拉族51名(12.23%);藏族15名(3.6);土族1名(0.23%);满族1名(0.23%)。在撒拉族学生51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髋臼杯外展角安放的偏差,提高其在Lewinnek安全范围比率的新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4月,共对60例患者(64例髋)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实验组(有调整髂后上棘连线)29例患者(31髋),对照组(未调整髂后上棘连线)31例患者(33髋)。实验组手术时利用激光水平仪调整手术床头尾侧倾斜的角度,通过校正髂后上棘连线,间接使泪滴连线垂直于水平面,从而纠正骨盆的外展或内收。结果实验组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与目标值偏差5°的比率为25.8%,对照组为60.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髋臼杯外展角位于Lewinnek安全范围的比率为90.3%,对照组为63.6%,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精确调整髂后上棘连线可纠正骨盆的外展或内收,从而减少髋臼杯外展角安放的偏差,提高其在Lewinnek安全范围的比率。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在临床上具有可靠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pilon骨折36例.根据病情及临床分型分别进行牵引或石膏外固定3例,有限切开加外固定支架8例,行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25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2~5.4年,平均3.8年.采用Mazur平分标准,优12例,良18例,中4例,差2例.术后合并切口皮肤表浅感染1例,1例术后切口周边皮瓣坏死,2例继发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结论 pilon骨折并发症多且后果严重,pilon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固定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以预防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笼在不同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价值。方法:对125例颈椎疾病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同种异体骨笼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122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97.6%,单节段患者椎间高度维持良好;较少发生骨笼松动、滑脱或断裂等内置物颈椎病并发症。结论:同种异体骨笼应用于单节段颈椎病变的植骨融合效果优于双节段,三节段颈椎同种异体骨笼植骨融合术临床疗效较差。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辅以良好的操作技术,同种异体骨笼植骨融合术在单、双节段颈前路手术中可获得优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操作方法、临床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引导下,对39例3个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患者同时进行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术后1 d、1周及1、3、6个月对疼痛缓解进行随访和评价。结果每次手术3~5个椎体,共进行129个椎体的成型术治疗。各椎体内骨水泥注射剂量2.0~4.0 mL,术中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者31例。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术前评分为(8.92±1.24)分,术后(2.74±1.84)分。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新鲜压缩骨折疼痛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