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使用国产材料及试剂研制出厌氧菌数值鉴定系列培养基,用国产气相色谱仪建立厌氧菌代谢终产物的检查方法,并以厌氧菌的数值鉴定原理、操作方法、药敏试验、厌氧菌的新种及厌氧菌常见属种编码等为内容编辑出《厌氧菌数值鉴定指南》,在我国首次建立厌氧菌的简易鉴定系统。
用常规厌氧菌鉴定法为对照,使用这个鉴定系统检查64株标准厌氧菌和277株从临床感染症分离到的厌氧菌。鉴定结果,属水平的鉴定符合率为96%,种水平的鉴定符合率为76%,与法国的API-20A的鉴定效果一致。经北京、长春、南昌等地的六个科研、生产及医疗单位考核验证,共同认为:这个厌氧菌鉴定系统操作简便,出报告结果的时间快,费用低廉,适合医学、兽医学、科研教学单位的中小型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内镜胃粘膜活组织1分钟尿素酶试验(One—minute ureuse test,简称1分钟UT)与组织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检出进行对比研究。在1790例各种胃病中1分钟UT阳性率为54.36%(973/1790),组织涂片Hp检出率为58.94%(1055/1790),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1分钟UT假阴性率7.8%(82/1055)该试验特异性100%,敏感性95.31%。本研究提示,1分钟UT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准确而快速,当患者还在检查台上,Hp感染的信息就可得知,为内镜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技术简便易行,容易推广。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是多发病,目前各种药物治疗的愈合率约85~90%,疗程为4~8周。1986年国外开始采用局部治疗,可缩短治愈日。我们用各种药物在内镜下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6年8月至1988年1月经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并经内镜下局部注射治疗者80例,  相似文献   
4.
催化剂的活性测定方法,当前国内尚无文献报道.我们采用下法,经临床5年多的应用,证明其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取新购或疑为失活的催化剂1g,放入临床弃去的输液瓶用铝盖内,按常规方法置电炉上加热5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组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和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综合征,通常应用中西药治疗,其疗效缓慢。我们采用脾切除法,提高了疗效,但对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如何?各家学者持不同看法。为了探讨再障病例脾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我们近几年来对30例再障患者切脾前、后进行了E-玫瑰花形成试验(erythrocytesrosette formation test,ERFT)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ymphocytes blastogenesis test,LBT)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测定,并作了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从1987年开始通过内镜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感染密度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内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简称pu)766例中,有24.8%的患者胃窦粘膜检出了不同密度的Hp感染,从而支持该菌是消化性溃疡病原的学说。胃窦Hp感染的密度分布,O级25.20%(193/766),Ⅰ级为45.95%(352/766),2级为15.27%(117/766),3级为13.58%(104/766)。作者采用治疗Pu及清除Hp相结合,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PU治愈率100%,其中Pu治愈伴细菌清除者为88.88%,其中11.12%Pu治愈而Hp仍存在,其Hp感染密度皆为3级。而HP继续存在的病例,PU累积一年复发率为5.74%,在193例无Hp感染的Pu患者中,有5例复发,复发率为2.59%(5/193累积1年复发率)。Hp感染密度分析表明:Hp感染可能是Pu的病原,治Pu与Hp结合,局部治疗与系统疗法相结合,是短程高效及低复发率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植物血凝素(PHA),可刺激体外培养的T-淋巴细胞转化成母细胞(以下简称淋转)。其转化率可以侧面地反映出人体T-细胞的免疫状态。目前把PHA激活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作为判定细胞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现就我们进行淋转试验时遇到的几个问题和进行实验探讨的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  相似文献   
8.
胃十二指肠念珠菌病多系尸检或手术标本经病理诊断。通过内窥镜形态学、活检组织学、活检物培养确诊者罕见。现将我院1,035例上消化道内窥镜检中发现2例胃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介绍如下:病历摘要例1:男性,77岁,住院号38640,7个月前无诱因的始感上腹灼痛、饱胀,伴反酸、暖气及食欲不振。10天前上腹无定处的起包,夜间呕吐大量酸臭物,伴无力,消瘦入院。曾患“胃病”15年。检查:肺呈轻度肺气肿征,心音正常。腹部平软,未触到包块,刺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10年中我们共作上消化道内镜检查5650例,其中霉菌性溃疡30例,占内镜检出的0.53%,都由溃疡基底及边缘活检涂片检查霉菌或培养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现将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标准菌株的保存,对临床细菌检验质控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基传代保存法,标准菌株易发生变异,冷冻干燥保存法,虽具有不易改变细菌性状的特点,但限于设备尚难推广.我们将Stamp 明胶片干燥保存法(欧美有采用此法制备的商品菌株,商品名为Bact-Check),稍加改动,保存质控标准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