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NK细胞不仅作为免疫监视系统成员起作用,其本身亦可发生恶性增殖而成为NK细胞白血病。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病者女性,14岁,因面色苍白,头晕乏力1个月,加重伴龈衄2天,于1996年8月收入。无慢性病、传染病、接触放射线、化学毒物及服用特殊药物史...  相似文献   
2.
患者文,63岁,因意识障碍1天人院。患者于人院前2天曾出现乏力、懒言、淡漠,至入院前1天出现呼之不应、二便失禁,无伴头晕头痛、口角歪斜、四肢抽搐。患者叨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关节肿痛,曾在外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滴度(1:160),10年前因脾大在外院被诊断为Fe好综合征,曾予环胞素A、Prednisone等治疗。近1年自行停药。体检:T36.9℃,R18次/分,P86次/分,即22/14kPa,昏睡,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及,心界稍向左侧扩大,HR86次/分,律整,脾左肋下2.5cm,质中,边钝,无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压痛及畸形,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消化性溃疡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APAPP方法 ,检测了 7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并出血、2 2例胃溃疡 (Gu)并出血、19例急性胃粘膜病变 (AGML)患者及 2 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水平。结果 :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CD4水平 (2 9.2 2± 6 )显著高于对照组 (2 5 .86± 5 .3) (P <0 .0 1)。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患者存在有免疫功能增强现象 ;免疫功能异常在球部溃疡并出血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慢性病贫血 (ACD)与缺铁性贫血 (IDA)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 (EPO)水平 ,探讨ACD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EPO。结果 ACD组EPO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达 (4 37± 1 52 )ng/ml(P <0 .0 1 ) ;IDA组EPO水平显著升高达 (1 0 99± 3 1 1 )ng/ml(P <0 .0 1 ) ;ACD组与IDA组比较 ,EPO水平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ACD组和IDA组的EPO与血红蛋白 (Hb)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 ,ACD组的相关程度比IDA组低 (ACD组r =- 0 .7394,IDA组r=- 0 .961 3)。结论 ACD患者存在EPO相对不足 ,提示EPO相对不足可能是ACD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自1888年Ehrlich氏首先报告本病迄今已近百年,但有关本病的发病机理方面仍未解决,近年来由于细胞培养技术的提高,实验免疫学的进展、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及其他一些新技术的开展,对于发病机理方面各家学派提出了如下的意见。一、干细胞质和量的异常所谓质的异常是指多能干细胞的特有能力——自我复制和分化之间的平衡失调,所谓量的异常是指CFu-s或CFu-c绝对数的减少。Hansi氏认为再障是由于多能干细胞的缺陷,导致各早期细胞维持正常增生的能力降低;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定向干细胞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全反式维甲酸对阿糖胞苷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加明  陈安薇 《白血病》2000,9(5):287-289
目的:探讨HL-60细胞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后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诱导凋亡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应用光镜检查凋亡细胞形态,DNA电泳检查梯状条带及流式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细胞率和bcl-2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和相对荧光强度(MFI)。结果:ATRA0.3mg/L作用HL-60细胞72h后,S期细胞显著减少至32.9%(P〈0.05),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到58.5%(P〈0.05),bcl-2阳性细胞率和MFI分别下降至18%和0.63(P〈0.05);Ara-C1.5mg/L作用HL-60细胞4h,凋亡细胞率为55.1%,DNA电泳风明显的梯状条带。当HL-60细胞经ATRA0.3mg/L作用72h手中Ara-C1.5mg/L继续培养4h,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至34.4%(P〈0.05),  相似文献   
7.
8.
一个复合性血红蛋白异常的家系调查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陈安薇我们于1993年4月在广东省开平市作了1个异常血红蛋白的家系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该家庭现有12人,其中4人远在外地,未作调查,其余8人均接受询问,体检及抽血。实验室检查内容包括血红...  相似文献   
9.
羟基喜树碱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加明  陈安薇 《白血病》2000,9(4):214-216
目的:探讨国产羟基树碱(HCPT)对HL-60细胞的作用机制和规律。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结果:HCPT1mg/L和5mg/L作为HL-60细胞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6%和68.6%。光镜检查见细胞核固缩、碎裂;电镜检查见染色质向核周边凝集。DNA电泳显示典型的梯状条带。当HCPT浓度超过5mg/L或作用超过4h,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增加,出现饱和现象。HL  相似文献   
10.
造血系肿瘤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故在临床表现,病理、预后、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均具有极其不同的特点。为提高对该组疾病的治疗水平,需要精确的诊断和分型。其中,检测血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是形态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即MIC)诊断和重要组成部分。我科自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