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9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前期,观察组VAS评分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后期,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QOL的评分,护理前期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患者护理中,引进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并分析原发性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可早期预测转移的临床指标。  方法  回顾性研究云南省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GC的31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转移分为转移组(213例)和未转移组(105例)。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与GC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各影响因素对转移的诊断效能。  结果  (1)生存分析提示转移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27个月和22.16个月,未转移组中位OS及平均PFS分别为45个月和41.98个月,2组间OS及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01);(2)多因素分析提示浸润深度 > 黏膜层、未接受化疗及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14.4 KU/L是GC患者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提示与单指标或双指标联合相比,浸润深度、前白蛋白和CA-125三指标联合后对预测GC患者是否发生转移具有更精确的敏感性及特异性;(4)Log-rank检验及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化疗总周期<8周期及CA-125≥14.4 KU/L是转移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灶未接受手术治疗、初诊合并转移、病程中合并远处转移及CA-125≥14.4 KU/L是转移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GC患者一旦发生转移则预后极差,临床中应重视转移的早期发现及诊治,多指标联合对于诊断GC转移具有较精确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提示对GC患者应进行积极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尽早诊治转移灶,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A"护理干预法对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戒烟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因慢性支气管炎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男性吸烟患者11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5A"护理干预法进行戒烟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法进行戒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戒烟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戒烟成功率和远期戒烟成功率分别为76.79%和4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和1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A"护理干预法可显著提高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戒烟效果。  相似文献   
4.
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在药学专业课程中对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分析目前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面临的冲击和影响,从教学工作地位、教学资源利用、临床实习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方面思考,根据影响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期有助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对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等3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进行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挖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法(PRR),对3种TKI类药物自上市以来至2022年3月31日FAERS数据库中收到的ADR报告进行挖掘分析,并进行二次筛选,得到有效信号后,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术语集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结果:3种TKI类药物共得到538个ADR信号,累及器官和(或)系统20个;其中伊马替尼涉及249个信号(27 075例ADR报告),主要集中于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尼洛替尼涉及183个信号(9 478例ADR报告),主要集中于各类检查;达沙替尼涉及106个信号(7 053例ADR报告),主要集中于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结论:3种TKI类药物之间的ADR具有差异性,临床使用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实现个体化给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女性常见肿瘤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分布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1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0例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原菌分布特征及28 d内死亡率,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生存状况。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检出123株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51.21%)为主。100例患者中,感染28 d内死亡率为15.00%(15/100),生存率为85.00%(85/100)。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WBC)、Pitt菌血症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留置导管时间、侵入性操作、临床分期、感染性休克、病原菌感染类型是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 女性常见肿瘤PICC置管后CRBSI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预后影响因素包括病原菌感染类型、感染性休克、WBC、侵入性操作、留置导管时间等,建议根据药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所有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对这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进行确定。结果:经过诊断及对比发现,76例患者中共计71例患者与病理结果完全相同,准确率约为93.42%;出现与病理结果不同的例数为5例,误诊率为6.58%。结论:针对先天性心脏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有效对此类疾病进行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缺血性心肌病(ICM)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56例于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病患者,其中ICM30例、DCM26例,并对这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探究分析。结果:就两组心脏形态对比而言,DCM组在各方面超过ICM组;就两组心功能对比而言,两组均有其突出特征,且P0.05,结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ICM与DCM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是世界范畴内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 威胁。DNA甲基化被认为与 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血清 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已经被国内外众多医 疗机构作为 CRC筛查的一种有效手段,近年来有研究指出 Septin9也可以在 CRC的疗效检测和预后评价中发挥重要 作用,并可能与多种分子特征有关。本文将对 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 CR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