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措施干预后骨小梁连接性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自制幼年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用电针、补钙等不同干预措施干预4周后进行股骨下段干骺端(松质骨)标本节点数和游离末端数测量。结果:废用性骨质疏松骨小梁节点数明显减少。游离末端数相对增多。电针组与废用性骨质疏松对照组比较节点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小梁节点数的下降是废用性骨质疏松的主要病理特征,该参数测定对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诊断、风险预测、治疗及预防措施的比较有较大参考价值。电针刺激可有效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婴幼儿肠造瘘手术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新生儿及婴幼儿肠造瘘的手术方法改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行改进肠造瘘手术16例,改进后无造瘘口肠回缩、肠狭窄、肠脱垂等并发症发生,造瘘周围皮肤湿疹发生明显减少。结论 双层缝合、交叉固定,不缝合肠襻间腹膜,而缝合固定两肠襻侧壁,并加强术后管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儿原发性腹膜炎 (primaryperi tonitis)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 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 ,主要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的化脓性腹膜炎。由于其与许多继发性腹膜炎的表现相似 ,长期以来临床误诊误治的比例一直很高。本文通过总结分析一组既有误诊又有经鉴别诊断为小儿原发性腹膜炎的病例 ,以希对此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 2 2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6 .0岁。男 8例 ,女 14例。占同期住院细菌性腹膜炎 136例患儿中的 16 .2 %。所有患儿术前均为突然发病 ,体温 38℃以上 ,伴明显的腹胀、腹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病前未进不洁饮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先天性膈疝(CDH)模型大鼠胎鼠肺内的表达情况.方法 12只成年雌性SD大鼠孕后9.5 d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膈疝组,膈疝组给予Nitrofen125 mg/只灌胃,对照组给予等最食用油灌胃.至孕16 d,各组再随机分为3亚组,分别于孕16、18和21 d对孕鼠行剖宫产,观察胎鼠膈疝形成情况,记录孕21 d胎鼠体重和肺重;光镜下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对胎鼠肺内TGF-β1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结果 膈疝组共有32只胎鼠形成膈疝,致畸率为72.7%.膈疝组孕21 d亚组肺重与体重之比小于相应时段对照组之亚组(P<0.01).膈疝组各亚组均存在肺发育不良,其发育明显滞后于对照组的相应亚组.两组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细胞质阳性.膈疝组各时期胎肺中TGF-β1的表达均强于对照组(P<0.01).结论 Nitrofen诱导的大鼠CDH模型在膈肌闭合之前,肺组织形态已有发育不良的表现.TGF-β1可能是导致肺发育不良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5.
下食管区域存在一高压带已得到公认,但该区域有无解剖结构上存在的下食管括约肌,还是仅为一个综合功能存在,尚未形成共识,为了阐明“下食管括约肌”结构特点及其在抗返流屏障中的作用,作者对25例尸体进行了组织学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闭锁的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十二指肠闭锁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10例十二指肠闭锁患儿,均及时正确诊断,9例经手术治疗8例治愈,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十二指肠闭锁以生后反复呕吐为常见表现,腹部立位平片典型的双泡征,上消化道造影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可帮助明确诊断,手术是唯一根治的途径,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应用较多且效果好。另外,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恰当的治疗对临床疗效的保证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新生小鼠生殖系统整体原位固定、横断面连续组织切片显微观察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现正常及异常状态下新生小鼠睾丸引带的形态结构,以探讨应用整块组织固定、连续切片显微研究的方法在判定生殖系统形态异常中的适用性。方法:正常及孕期(9~17d)接触不同剂量外源性雌激素己烯雌酚(DES)的新生雄性昆明小鼠,切取其腹部(自膈下)固定、包埋,作连续切片、染色。显微镜下顺序摄像,分析睾丸引带的形态结构,并测算其相应位置和大小。结果:显微连续观察显示新生小鼠睾丸引带的结构清晰,形态结构各段变化较大且左右不对称,DES对睾丸引带形态结构发育的影响各段不尽相同,而且明显影响整个引带的长度。结论:孕期接触DES对新生小鼠睾丸引带的发育有明显影响,其影响是整体性的。整块组织切片显微连续研究对睾丸引带或及其它相关生殖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评价能够比较全面和精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先天性膈疝的同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23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儿的同手术期处理的资料,接受手术21例,其中重症患儿16例,延期手术11例,紧急手术5例;非重症患儿5例,延期手术4例,紧急手术1例。结果急诊手术6例中,存活3例,延期手术15例中,存活11例。重症组中延期手术组,病死率为36.4%,紧急手术组病死率为60%,而非重症组中紧急手术和延期手术病例均存活。产前经B超检出的12例,无论是紧急手术还是延期手术,均全部存活。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3例、硬肿症2例,死亡(呼吸循环衰竭)7例。死亡病例均为重症,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者2例,并发硬肿症者1例,均为紧急手术者。结论对重症先天性膈疝患儿,积极改善肺功能,待呼吸循环状况稳定后延期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课堂条件下外科创伤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充分利用已有医学教学资源 ,努力提高基础课到临床技能培训阶段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为此 ,我们自 1997年开始即逐步开始推行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外科教学中 ,开始主要是应用 Powerpoint、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一些简单的资料集成。自 1998年开始 ,我们开始试行开发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以期实现多种教学媒体资料有机组合、图文并茂、动静结合 ,切换自然、同步 ,操作简单 ,易于使用 ,能服务不同课堂教学方式需求的目的 ,并在同年得到广东省首批电化教学“五个一百”工程辅助教学软件项目的立项 ,资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膈疝(CDH)肺发育不良的机制,研究CDH模型胎鼠肺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将7只Sprague-Dawley(SD)孕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膈疝组(n=4):于孕9.5 d用Nitrofen(125 mg/只,溶于2 ml橄榄油中)灌胃1次,分别于SD鼠孕16 d,18 d和2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