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掌握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探讨其分布规律和趋势,为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资料作描述性流行性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共报告16 506例,报告病种23种,报告发病率为649.62/10万;死亡91例,报告死亡率为3.58/10万,病死率为0.55%。报告发病数、发病率均在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肝炎、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流行性腮腺炎。结论各医疗机构必须加强疫情报告和管理,减少漏报、误报现象,是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及时控制传染病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腹泻病的发生频率和流行规律。方法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监测方案,采用定点监测、疫情旬报、典型病人大便培养以及外环境定时定点采样进行分离培养。结果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乌鲁木齐市76个监测点,累计报告腹泻病患者20259例,报告发病率为802.74/10万,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病率上升15.44%;6-8月发病处于高峰,病例多集中于0—5岁年龄组;以散居儿童居多;市区河坝水、自来水、公厕混合便、食品以及苍蝇中均未监测到霍乱弧菌流行菌株。结论2010年乌鲁木齐市辖区内未发生腹泻病流行或暴发疫情,但腹泻病发病率仍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应加强腹泻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选取2013年7—9月乌鲁木齐市各医疗机构报告的154例手足口病作为病例组。同一个时间段,抽取323名未患手足口病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照顾者讲究卫生状况差(OR=1.974,95%CI:1.265~3.080),儿童患有基础疾病(OR=8.090,95%CI:2.195~29.808),经常咬手指(OR=1.703,95%CI:1.965~2.428),玩耍回来不洗手(OR=3.062,95%CI:1.376~6.815),常去公共场所(OR=2.263,95%CI:1.557~3.289),社区有手足口病患者(OR=6.532,95%CI:1.968~21.682),是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主要影响因素。而儿童照顾者讲究卫生状况差(OR=2.301,95%CI:1.328~3.987),经常咬手指(OR=2.603,95%CI:1.424~4.759),常去公共场所(OR=3.096,95%CI:1.804~5.312),是3岁以上儿童手足口病发病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乌鲁木齐市3岁以上与3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2年~2017年乌鲁木齐市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12年~2017年乌鲁木齐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2年~2017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792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7.25/10万, 8~10月份为其他感染性腹泻高发季节,男女比例为1.32:1,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总病例数的77.72%,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人数的76.05%。2012年~2017年共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3435例,占报告总数的19.15%,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为主,占总数的90.22%。结论 2012年~2017年乌鲁木齐市他感染性腹泻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原学诊断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